梦参老和尚----合集:地藏占察忏开示问:刚才您开示的时候说,拜占察忏要拜七天,一天当中是整天拜,还是只有早上或晚上分段拜忏?
梦参老和尚答:七天是你定个期限,打一个七。一天要拜几次得看你的体力,或者早中晚三次,或者早晚两次。但这不是按藕益大师所定的,因为他定的是了生死。我们现在初学习的时候不要太满了,满了容易断,拜不下去。
最初开始锻炼,上午拜二次,下午拜二次,一次大概是四十多分钟。等你炼的身体相适应了,一天要拜七次,差不多十二个小时都在拜忏。除了吃饭的时候,还要上洗手间,去洗手间要把衣服换了,出来再把衣服换回来,这个时间就占了很多。
最初的时候,自己掌握时间,千万不要定的太紧。因为紧了就绷了,拜不下去了。太松了也不相续,也不可以。必须身体适应,不紧不慢,先是一个锻炼阶段,等你锻炼真正要了生死,就不要求其它的。拜忏就是要了生死,是以了生死为目的,等菩萨加持我们。我们要了生死,求生极乐世界,拜忏时全现红的,决定能生。就是这个意思。
问:念佛法门是念一句佛号,定慧兼修,那幺拜占察忏是否也是定慧兼修?梦参老和尚答:对的,定慧一起修。你静下来的时候,心不颠倒,意不散乱,这是定。拜忏的时候不会胡思乱想,这不是定吗?你拜的时候,仪轨你都能理解、都能做得到,得有慧。这就是定慧双修。
问:拜忏的时候需要念《地藏经》吗?还是只念地藏圣号就可以?梦参老和尚答:光念地藏菩萨圣号就可以了。你念《地藏经》,早晚念都可以。你拜忏加上念《地藏经》效果也很好。但是你拜忏就没有时间再念《地藏经》。
这种情况再跟大家说一下。你平常有日常的生活,例如你没修《占察经》的时候,平常是诵《地藏经》或诵《金刚经》,你一定照常诵,不要间断。那是帮助你拜忏。那个本身就是忏。念《金刚经》也是忏罪,销业障。你念什幺经都销业障。你跟拜忏结合起来,更好了。读诵大乘,再加上你的拜忏,力量更大了。
问:是不是拜完忏第一天就可以使用占察轮?梦参老和尚答:不行,要七天。七天以后才能做轮相,你定第一个七天拜忏,到第八天再拜的时候,你可以占,到第九天也可以占,七天过后你可以天天占。
问:书上说「定业不可转」,可是拜忏又可以销业障,罪性又是本空的,那究竟要如何把过去生累劫的罪业忏空?梦参老和尚答:佛法说:「定业不可转」,还有下一句话,「三昧加持力」。定业不可转,但是用拜忏的力量,假地藏菩萨的力量,转了。定业是可转的,如果定业不可转没有人能成佛;众生能成佛吗?释迦牟尼佛有业没有啊?他也是修道成的佛,那他的业有没有转啊?《地藏经》上地藏菩萨前世有业没有啊?定业不可转,但是三昧加持力。你转得动转不动?这可是问题了。你修三昧就转了。但是我们以前也不信佛,有很多的业,但是信佛之后,读诵大乘、信念三宝,这一念心就转了。
梦参老和尚的警语:用占察轮图利是不可以的每位道友帮助别人的时候,千万不要贪利。我们有的道友拜灵了,给人家打卦,完了让人家给钱,之后就消失。知道吗?这是修道用的,不是算命,打卦得支卦钱的,那就效果不灵了。现在给大家交代清楚,这是专门给自己修道用的、消业障用的,图利是不可以的。
今天和一位朋友聊起,期间问到,你们平时帮那么多人看八字,是不是在看的过程中有些事会不说,会有所保留?这样的问题,过往很多人不止一次问过我。更加有朋友说,我看八字一般是报喜不报忧。意思是说,尽挑好的说,不好的不说或少说。其实也是大家冤枉我了,一般情况下,一个八字,看到什么,都自然会说什么,很少隐瞒什么情况。除非实在是遇到某些很特别的事情,那一定会慎言。为什么说大家冤枉我呢?这个说来,还是一个很详细的原因。涉及到一个话题,那就是:?这个很关键,明白或清楚了这个,大家就能清楚知道答案。
其一,通过算命,可以算出人生所有的情况。但大家要理解好一点,所谓所有的情况,是一个范围。而非人生中所有的大小事情都能一一具体或细化。比如说算命可以知道你人生的起落时间,可以批你人生中的事业、婚姻、感情、财运、子女、疾病,可以说,生活中有什么,它也可以算什么。换一句话来说,算命可以知道你人生的轨迹。但是,非要用命理来解释每一天的具体某一件事,或细化到某一小事上面。命理上,理论上做得到,但实际生活中,却还难以应用。打个比方,比如通过你的八字可以知道你今年的流年运程会不会破财,至于会破财,具体到是哪一天,或具体到是被哪一个小偷偷了钱,那确实难知。说来,也是一个坐标图,不外乎就是X和Y,分四个象限。有正正,有正负,有负负,有负正,因为X和Y不同的数字而有不同的点。人生和八字也一样,本来就由不同的点组成。走过一点就串起一点,便有了一条线。某一点你不一定都能清清楚楚,但是这条线,绝对能清晰。
所以说,八字能算一切,但无法将一切都细化、具体化,事实上一个八字,如同天地间一样,包罗万象,八字里面包含了所有的事物、吉凶、起落,还有变化,但不是因为包含了,你就可以一一知道。如同这个生活中,那么多的钱,你赚得了多少?正如我和那位朋友所说的一样,远古时代不说,几千以来,那么多的人去发明事物、发现规律,却还远远没有一个尽头。八字也一样,其实算不完,它里面包含的信息无穷无尽,很浩瀚。大家别以为只有宇宙世界才浩瀚,八字和人生一样,一样浩瀚而深不可测。我曾经听过一位从事命理研究很多年的朋友说过,即使是一张八字,你批三年,三十年,你未必能将这个八字包含的全部信息都一一列出来、看出来。我心想,是呀。八字也是一个世界,一样五脏俱全。不说一个人,就是我们人类,穷其几千年,至今在自然世界里面,还有很多很多的事尚未为我们所洞识。批一张八字,算一个命也一样,其实真没有我们不说的,只有我们还没有看到想到的,但也不是说我们看不到或没有想到。很多时候,需要引子。有时也需要契机,比如中药方子上常会有引药一样。其实,需要互动。毕竟再聪明的人都好,都一定有意识上无法触及的阴影区域。再厉害的人也好,都有意识上麻木的某个地方。因此,在看八字算命时,某些事,如果你不问,给你看给你批的那个人不一定就有意识去看去想。这便是最大的原因,而并非没说或隐瞒。很多时候,发现一些事确实需要灵感,或,需要时机。还是那个例子,在牛顿看苹果落地之前,相信很多的人都看过苹果落地,唯独触发了牛顿,才有的万有引力。算命的过程,基本也类似,毕竟里面的信息和规律一样,看不见,也摸不着。
其二,我认为算命和看卦一样,最好有事有疑问或遇到问题的时候问。为什么呢?如同上面说的一样,你越知道自己问为什么,就越能准确知道什么。如果无所事事,问着玩,等于是给算命先生一个难题:大海捞针。不是吗?八字里面的信息太多了,不知道和你说哪个好。或者是不知道先说哪个好,如果没有一点经验的算命先生,简直就是老鼠拉龟:无从下手!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帮你看的先生不愿意说。是信息太多,不知从何说起。这其实是一个烦恼。有时会因为这点,你会觉得给你看的人水平一般,或是在应付你。不要怪他,原因还是在自己这里。所以,我很反感那类一见人就发八字,丢下一句,你随便看看,看到什么说什么的做法。我始终觉得,任何一样事物都有其用途,都有其价值,你得先重视,这是一种态度。态度端正了,事情才可能做的好。如果你觉得算命是儿戏,或本来从心里就轻视它,请不要算命。不然,怕会沾污了自己的八字。
这个生活中,规律太多,公理定律太多了。事实上,算命也是其中的一种规律。只不过,它不只是一条公式,无法像万有引力那样可以有一条固定的公式。但有什么紧要的呢?一条固定的公式也好,没有固定的公式也好,上面都没有固定的数字,唯一不变的就只是一个原理,一个道理而已。而且一样要去运算,一样要去推理,也一定有算错或会算错的时候。这个与公式或没有公式无关,在人。像我一样,尽管一个命里面包含了所有,算命能算尽一切的事,但以我目前的水平,还无法将一切都具体化,仍有很多我没有触及到的地方,尚须努力!
请参考
"经云:“当用木轮相法占察善恶宿世之业,现在苦乐吉凶等事。”苦乐吉凶四字,言简意赅,已包括一切人事在其中,事情不是令人苦就是令人乐,不是吉就是凶,因为苦乐吉凶后面有个“等”字,也自然包括令人不苦也不乐的事情了;总的来说,表示占察轮,可以用来占一切人事物。
越进入末法往后的时段,地藏菩萨木轮相法显得越为重要;因为末法证果的人几乎没有,修得真神通的人更微乎其微。所以若我们在修行上有不明白的地方,又可以请教谁呢?只有地藏菩萨是我们的皈依处,地藏菩萨特别特别慈悲,传下木轮相法,方便我们藉此可以和菩萨接通,由菩萨直接开示我们,为我们破疑解惑。
地藏菩萨木轮相法,是末法时候每个修行人必修的法门,因为没有人在修行上不会无疑问的,这都需要请地藏菩萨来一一解答,方为可靠。有了木轮相法,有地藏菩萨亲自指导我们修行,那就什么也不必害怕了!
地藏菩萨木轮相法之所以少人弘扬,因为它易学而难精;要屡占屡应,将十九颗木轮打得出神入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便这样,也不是没有相应的时候。只要我们怀有一颗极度诚敬的心,那十占五六应也不是不可能的。
占察前的拜忏与念地藏菩萨圣号,为的就是使我们消去业障,令心念心力更加统一集中,从而将真正的至诚至敬心发显出来,那就更加易于和地藏菩萨接通了!
我发现当地藏菩萨不答我们时,那怎么占也不会相应的。为什么菩萨不答?其实不答即是已经等于答了,有可能菩萨认为我们不知道答案比较更好,亦或时机未到,当下不适合让我们了解,都是有可能的。
在这末世的环境里是很难修得神通的。但是地藏菩萨木轮相法就是一种借物的真正神通,可上知天文,中知人事,下知地理,真的厉害无比!那比自己修神通不知容易上千百万倍。
地藏菩萨木轮相法(占察轮)即是五大神通的集合,今生不用苦修而立即获得。学得地藏菩萨直传这通天彻地的无上大法,完全无憾此生!我爱占察轮,因它赐我大智慧,引领我菩提路,一路向前,直到成佛。
为什么有些未发生的人事我会提前预先知道呢?无它的!因为我有地藏菩萨木轮相法傍身,是菩萨告诉我的。"~常观世音师父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zi.simcf.cc//8zsm/46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