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五,为湛江最有特色的民间传统节日。元宵活动历史较长,古时雷州庆元宵尤如朝廷大典一样隆重。传统的元宵节以游神为中心内容,现在的内容则丰富得多。一般从月初开始村村鸣擂锣鼓开始筹备,以元月十五最为热闹,也有些地区延至十六、十七。
清明节:景色清明,是人们“追远”的传统节日。湛江市清明扫墓“拜山”,城乡皆同,大多集中于清明日,亦有在清明前后数天。民间拜山活动,其主要祭品是烧猪、肥鹅、饭团、鸭蛋、蟹、饼等。机关、团体、学校亦在清明节期间集中前往祭扫烈士墓,向烈士敬献花圈,缅怀先烈。
端午节:即五月初五节,湛江本地民间一般作为“驱邪镇恶”之节。从初一开始,农村群众大多在居家门楣上插艾条以“驱邪”,到初五亦有部分人在小孩子胸前挂香符(用花布包香料做成三角形或动物形图符)。在城市,从初一开始大街小巷卖艾枝、草药,市民纷纷抢购插门及煮水洗澡,洗澡一般定在12时正。据说,用艾药水洗澡能将邪气及皮肤病冲走。初五日各地普遍吃五月粽,亦有部分地区举行风筝表演或龙舟竞渡,此活动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节活动,最有特色的要数廉江之古镇安铺。该镇每年端午节期间均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活动,这一活动历史悠久,长盛不衰。尤以近年来,活动的规模更加盛大,内容更为丰富,参观者不仅有本镇、本县的群众,还有许多外地来客,热闹非凡。
中秋节:亦为较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城市其内容主要有:一是从节前半月开始,举行大规模月饼展销活动,居民纷纷购买,相互送赠,以省港月饼为名贵;二是中秋之夜赏月活动,主要在全市各大公园或游乐场所,大部分居民均涌向各活动场所,或三五个青年人,或全家人一组烧烤、吃月饼赏月,小孩则时兴手提小灯笼玩耍,几乎通宵达旦。在乡村,村民们则是吃月饼、甜薯、芋子、豆糖之类,亦有年轻女子月下玩“浮针”,取一碗清水置于八仙桌上,拿新针轻放水面,观察针的浮沉情况,预测婚姻。
算命需要详细的出生年月日时,注明男命还是女命,农历百还是阳历!
首先得找真会的看,我以前不顺时候净算这个水平参差不齐,算八字比较准的有一个麒麟老师,看过一次工作波动和对象分手的事很准,说话直不绕弯子,他薇好是,易学麒麟,拼音
湛江有个“睇屋舍”或“睇门第”的习俗。过去,是女方父母派人到男方察看,男方设宴款待,赠送来人红包。现时,女方可堂堂正正到男家,一方面了解情况,另一方面男方家长也可对未来儿媳过目,但仍含有“睇屋舍”的遗风。开书合命俗称“合八字”,这一古老的婚姻习俗,在湛江仍很盛行。过去合八字仪式很隆重,女方将生辰用红纸书写送到男方家中,叫“送八字”,男方的生辰也同样用红纸书写,择定吉日,把写有双方生辰的红纸放在男方的祖宗神台上或米缸内,经过三天没什么事故发生,即“好兆头”,便可“合八字”。请算命先生进行合年庚,八字相生相合,就可商量婚期,如有相克,则说些客气话,终结婚事。如今,一般只是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无相克,万事大吉;如有相克,算命先生可提议用一些办法补救减克,使“有情人终成眷属”。择日子送聘礼男女双方合八字后,下一步是择日子和送聘礼。择日子也叫择时辰,即择定结婚的良辰吉日,一般也是请算命先生择日,现在有的人通过看“通书”(日历)而定日期,目的都是祈求讨个吉祥日子。送聘礼,是男方送聘礼到女家,俗称“过礼”。过去,湛江人送聘礼也有一定程序,需用红纸写“通名帖”和“礼目帖”各一份,前者正面写“富金”两字,背面写“姻弟xxx顿首拜”;后者开具礼品目录和礼金数目。一般聘礼少不了对鸡(雌、雄鸡)、猪腿、槟榔、礼饼,数目均为双数,寓意好事成双,由姻弟送往。女方受礼后,需“回聘”,又叫“回盘”,也开具“通名帖”和“礼目帖”。一般退送男方来礼若干,增添已备礼物,其中红纸包装的米粉制作的“状元糕”不可少,意将来生下子女荣华富贵。“礼目帖”,有日后嫁妆的清单。随着社会发展,聘礼的内容不断改变,大多数地方,已取消了两帖,最流行的送槟榔也成为历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聘礼多是钱、布、衣服、糖饼、果品之类;七十年代兴起“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八十年代转为金钱和高级电器,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九十年代起时兴金戒指、金项链等。过去聘礼一般留给女方家长,现在这些聘礼,除聘金外,结婚时几乎都随女方到男家使用。女家收到聘礼,会把一些礼品如糖果饼干之类,分赠亲友邻居,告之女儿出嫁在即。时下也有不少青年移风易俗,不讲究聘礼,只象征性送些礼物到女家,但还是离不开送聘礼的习俗。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zi.simcf.cc//8zsm/42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