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怎么算了
真正的算命是一种文化、科学。比如子平八字
比如紫斗、比如相面、六爻等等,如果都算迷信那么惊人的准确率是实在无法解释的。唯一能解释的就是,人们把目前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都叫迷信。
算命也只是为了让人把握该把握的机会,少走弯路而以,作用就是指出一个方向,剩下的就靠人们自己努力去实现了。
至于算命会不会迷信,那就要看了。
如果你懂得自己一生中的起起落落,懂得利用时机,来为自己创造机会。那么就不能够说是迷信。
反观,如果一昧的算命并且相信通过很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让自己大富大贵,那么是非常可悲的。
算命学是古人留下来的智慧结晶,目的就是可以了解自己的命运状况。好的就加紧努力,不好的就多做善事或者努力把缺点转化为优点。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因为分析算命学,主要还是评估你的智慧、性格、能力,加上你拥有的环境。就可以预测你的命运发展,这个是计算机也可以做出来的东西。
我先跟你谈算命这种事能不能相信,首先这也是我国国学的一个分支,是玄学的一部分,要说完全不可信其实也不对,毕竟历史源远流长。但是我相信万事有因果,越是能超凡入圣的人,越是会在意这种因果,他们泄露天机太多肯定没有好下场,所以真正得高人肯定都是修身养性,不会做给人算命的这种事。所以我们能遇到的算命的人十有九九点九九都是骗子,所以他们说的话是不可信的。
但是有的时候也要分他们说的是什么“话”。我曾经遇到过一些跑江湖的,或者可以说是专门吃这碗饭的高级骗子,他们都极其老练,除了有相关学知识之外,看人特别准。我在大连的万福鼎公园就接触过一个职业算命的,看他的眼睛就特别老谋深算的样子,他当时完全看出我当天不开心之类的,对我的脾气秉性说得也很准。但是对我未来做的预测呢,当然就呵呵了。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他们的相面能力极其强大。
这种相面能力并不是占卜的那种相面,只是老油条的一种经验之谈,而且他们有一定的问话技巧,可以从你的回答判断很多的事,造成他算命很准的假象。不过他们很有经验,也见过很多人,如果他们对你说一些话,在某种程度上其实都有比较正确的,且有指导性作用。就像是公司的前辈给你的工作建议肯定是可以相信的,结婚的人给你的两性相处建议也是可以相信的。
也就是说,涉及玄学、预测那些事不准确,但是说说你目前情况、比较接地气的话题还有一部分准确。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这还用问吗?算命当然是迷信啦,有的词典上就是这么解释的。
那你了解算命是怎么回事吗?如果你对算命的了解仅仅局限于算命是迷信的话,你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迷信,是对“算命是迷信”这种说法的一种盲目迷信。
也许,有的朋友觉得我的上述说法有些绕口。那么,我们就从算命、迷信的概念入手,来看看算命究竟是不是迷信?
一、什么是迷信?
迷信,指的是人们对事物盲目的信任和崇拜。也就是说,这种信任、崇拜,不见得有什么根据;自己也未必就理解、了解这种事物,但就是对其持一种痴迷信任、信服的态度,盲目地相信。
就比如说,因为老是听说“算命是封建迷信”,就理所当然地认为算命是迷信的态度,就是一种迷信。
二、算命是怎么回事?
算命,是对八字预测的俗称。指的是专业人士根据生辰八字对一个人的人生运势进行分析,推断其吉凶祸福的预测方法。
生辰八字,指的是将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用天干、地支表示出来,依次排列成的八个字。算命,则可以根据一个人的生辰八字,分析出其性格、外貌、身体健康状况、六亲关系、学业、感情、婚姻、工作事业、财运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三、迷信是怎么产生的?
相对于巨大的未知空间、时间而言,人类的认知是有限的。在遇到现有知识、经验解释不了的问题时,古人将之归结于上天、神仙;今人认为有待于科学的进步、发展。
其实,这种心态都可以视为迷信。古人是对上天、神仙的迷信,今人则是对科学的迷信。
也可以这么说,人类对任何事物都可能存在着“迷信”的观念。即便是现代人追崇的科学,也有可能存在着“科学迷信”。
四、为什么会有“算命是迷信”的说法?
算命,对普通人来说是很神秘的。不少人觉得这是不可信的,觉得人的一生命运,怎么可能就由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中算出来呢?
尤其是对现代人来说,不用说八字预测中的专业术语,诸如财、官、印,吉神凶煞了;光说生辰八字就够让人迷糊了,毕竟,子丑寅卯、甲乙丙丁,和微博、微信的距离太遥远了。
而且,在很多人看来,算命无法用科学方法验证,是不科学的,是迷信。
当然,不可否认的,某些江湖术士为了骗取钱财的故弄玄虚,更为“算命是迷信”的说法提供了一些证据。
五、“算命是封建迷信”的说法,也是一种迷信
但是,以能否用现有科学手段验证做为判断迷信的依据,就是正确的吗?
这个,张恕老师不做更多的阐述了。相信尊崇科学的人们都了解人类对宇宙中心认知的演变吧:最初,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即地心说;后来进化到了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即日心说;但现在,对宇宙的中心究竟在哪里的问题,谁又敢说这就是最终答案呢?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zi.simcf.cc//8zsm/47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