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如城算命(如皋石庄算命的)

盘点南通七大顶级中学

礼节

清晨相见,互相问候,带“早”字;饭时相问:“果曾吃嘎?”;平时相遇,问好,握手或点头、招手致意。有客来访,主人起立相迎,举坐,敬烟、茶、果品,或留饭;客人告辞,主人送行并叮嘱:慢点走、来耍子等话。

婚俗

旧时重封建礼教,求首饰财礼嫁妆,讲排场。婚事程序大体有提亲、访亲、发口谕、算命合婚、议聘、下定、送节礼、通信、搬奁、迎娶、合卺、开脸、拜堂、三朝、回门、会亲、弥月、交生等。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男女平等自主的新婚姻制度,提倡勤俭节约办婚事,诸如集体婚礼,施行结婚等。

生育

旧时重男轻女,生男报喜,向族亲馈送红蛋,数量为3、9\19、29不等,取奇数为阳娄。随送毛米粥(新粳或糯米红糖粥),并谢媒。第3日婴儿洗澡、穿衣、开奶、命名,称“洗三”。亲友送“月子礼”。弥月请客吃“满月饭”,产妇可出家门,回娘家。第100天称“过百路儿”,由长者抱婴儿穿行市井,在如城镇多经百岁巷、状元坊等处,以示祝愿。1周岁称“抓期”,(期音鸡),设诸物让婴儿抓取,观察意趣。外婆祝贺,须送鸡。宴客称“吃抓期面”,并有寄名、拜干娘等俗。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平等,生男生女同样庆贺。

寿辰

古以厦历定生辰,依虚岁确定整、闲生日。过生日吃面条儿,“面”、“命”谐音,寓“长命百岁”之义。自50岁始“贺九不贺十”(即虚龄49岁时加50岁,而虎龄50岁时反而不贺)。敬寿星佬儿,设中面晚酒,吃面先敬长春花(又名长生花),后简化为席间一盘炒面,上插长春花。贺百岁极为隆重,县、乡官员到堂祝寿,主家赠“百岁碗”。

丧葬

旧时沿用木殓土葬,最高等级在墓地建飨堂,设翁仲,其余依次为龙圹、祖茔、散墓、荒场“义冢”等。葬器最高等级用椁,一般用棺,棺分大小数等,军队及贫者用,未成年夭亡用框(音槛,阳平),无力收尸者裹以芦菲、草席,破土拾骨有专用坛子。僧尼用木制灵龛或寿缸火化。坟头有砖砌、土堆两种,砖砌亦称椁。墓前立石碑,设食桌(土石台),墓旁植松柏。僧尼火化处建有砖塔放置骨灰。民间丧葬礼仪程序极其繁冗,多封建迷信之举,耗费弥多,并有纸人陪葬遗俗。现时大力提倡火葬,设有殡仪馆,建有公墓以存骨灰、遗像。

如城镇为如皋市***所在地,是市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地处全市中部偏北,为我国早期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之一。

204国道及如锡、如黄三公路交于镇西;通扬、如泰运河及龙游河汇注于濠河。

镇区规划面积75.72平方公里,建成区7.75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28584户,83634人除汉族外,有回、蒙古、满、高山、彝、***尔、苗等少数民族38人,中籍外国人1人。

夏朝,如皋属海阳。

《春秋左传集解》:“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

”“如皋”地名始此。

其射雉旧地为如皋村,村旁有如皋港。

如皋别号“东皋”、“雉水”、“雉皋”,概源于射雉一事。

唐贞观元年(627年)置如皋镇。

1956年11月10日建如城镇。

现辖4个街道,21个居民委员会,2个蔬菜村。

见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苏名镇志》如城镇词条。

一,早茶-蟹黄包

如皋是久负盛名的世界长寿乡,深谙养身之道的如皋人,一天通常都是从早茶的美味中开始的,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名点当属蟹黄包。

如皋蟹黄包汤汁丰盈,口感浓郁的奥秘还在于精心烹制的皮冻和高汤,馅料制作考究,蒸制好的蟹黄包外观如菊,吃法讲究。

二,语言-方言

如皋方言属江淮官话泰如片,受吴语影响较大。如皋方言小片含今如皋市、如东县、海安市、泰兴市和东台市南部及张家港市段山地区,以如城话为代表。

如城以西3千米外即有泰兴话韵味,细音摩擦明显,称为西乡话。白蒲、九华与通州区交界,为两地过渡方言带,其南半部语言均带有南通话特征的两套齿擦音,称为南乡话。

三,民歌民谣

如皋的民歌民谣,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它以内容丰富、曲调优美而闻名全国,其中《趟子灯》、《花担》、《倒花篮》、《莲湘》等。如皋民歌的种类有号子、小调、风俗歌、儿歌等。

四,婚嫁礼俗

如皋婚嫁礼俗繁琐。要经提亲、相亲、看人家、压贴、算命合婚、议婚定婚等诸诸多步骤。

五,名胜古迹

如皋作为长寿之乡,风景优美、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如水绘园风景区,法宝禅寺,红十四军公园,定慧禅寺等。

参考资料来源:如皋市人民政府-名胜古迹

参考资料来源:如皋市人民政府-风土人情

如皋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zi.simcf.cc//8zsm/4480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