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前1128-前1016),本姓姜氏,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从其封姓,故以吕为氏。汉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出生地主要有东海说和河内说。《吕氏春秋·首时》篇说:“太公望,河内汲人(今河南省卫辉市太公镇姜太公故里)也;”(《孟子·离娄上》:“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水经注·齐乘》:“莒州东百六十里有东吕乡,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先后辅佐了四位周王,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和“谋圣”,辅佐文王,与谋“翦商”。[1-2]
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祖居东海,商末居汲(今河南卫辉市),纣时寄居朝歌城南,为生活所迫,以卖笊篱、面粉、牛肉、酒及贩猪羊为生,均不顺利。后在朝歌上街口开算命馆,接着到纣朝谋了个下大夫职。见纣王荒淫无道,隐居渭水北岸(今宝鸡)钓鱼,被周文王访贤称“吾太公望子久矣”。留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等千古佳句。
姜子牙七十岁,佐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纣兵大败,纣王登鹿台自焚而死,从此商亡周立。
姜子牙是一位满腹韬略的贤臣和非凡的政治、军事家,一直受历代统治者崇尚,这在《诗经》等唐朝以前的许多史料及文学作品中颂文颇多。唐太宗即位后,外夷相侵,内患未除,政局动乱,国家面临着百乱待治,百废待兴的情况,为了达到“安人理国”的目的,便自称他是姜子牙的化身,在磻溪建立太公庙,他用这一举动告诉人们,他要象周文王访贤并重用姜子牙那样的贤臣良将,他后来果然得到了一大批治世理国的人才,终于实现了“贞观之治”。唐玄宗为求国内安宁,需要像姜子牙那样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忠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便于公元731年(开元十九年)敕令天下诸州各建一所太公庙。并要求以张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每当发兵出师或各将领及文武举人应诏,都要先去太公庙拜谒。公元739年(开元二十七年)追谥姜子牙为“武成王”,成为中华民族“武”圣人。公元1072年(宋神宗熙宁五年)为抵御外寇入侵,下令要求各军事将领必读《太公兵法》。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周西伯昌之脱羑里,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这就确立了姜子牙是中华民族创立韬略理论开山祖的地位。1972年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武帝初年的墓葬发掘出的《六韬》残简,来校勘存世的各种《六韬》版本和本注,说明了《六韬》一书,在汉武帝以前就流行开了,否定了《六韬》是古人伪托吕尚所着的怀疑,进一步证实了姜子牙在军事理论上的著述是真实的。他在军事理论方面,在政治、经济斗争的策略思想方面,都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富的遗产,人们称他是兵家权谋思想的始祖。
中国古代的兵论、兵法、兵书、战策、战术等一整套的军事理论学说,就其最早发端、形成体系、构成学说来说,都始自齐国,源自太公,所以说太公为兵家宗师、齐国兵圣、中国武祖是当之无愧的。可以说,没有太公理论及其所建立的齐国兵家,则不会有如此博大精深、智谋高超、理论完整、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影响巨大的中国兵学理论学说。中国古今著名的军事家孙武、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等都学习吸收了太公《六韬》的精华,太公的文韬武略被当今世界上的政治、经济、管理、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所借鉴。
《乾坤万年歌》,传闻为姜子牙所著,凡770字,是“三大预言奇书”中最早出现的,它从宇宙起源开始,构架出万年之久的历史行进。
六韬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六韬》在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
姜子牙治国,确立了“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治国方针,在齐国数百年的发展史上,代代相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齐文化的历史地位。太公已去世3000余年了,人民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悼念他的丰功伟绩,以朴实的感情编造出他的很多神话故事歌颂他。说他曾在昆仑山学道,后奉师命下山助周灭商,灭商之后又奉师命发榜封神。这在《太平御览》和《封神记》等书上逐步把他神化了。到了明代许仲琳为崇敬太公无法形容时便以神面化之编着了一部《封神演义》,把他说成是管天下所有神的神了,太公的神奇和威严,成为驱邪扶正的偶像了。这些虽然超出了历史的真实,但却反映出姜子牙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中国古今著名的军事家孙武、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等都学习并吸收了太公《六韬》的精华,而且当今世界上的政治、经济、管理、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仍在借鉴太公《六韬》的精华。
姜子牙的家世是显赫的,但是其出身却是低微的。很多历史文献中都提到他遇周文王之前曾经做过不得志的屠夫和小商贩。《战国策·秦五》说,“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尉缭子》说:“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棘津”;《韩诗外传》说:“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
姜太公
,年七十,居于朝歌。”汉代刘向的《说苑·尊贤》也说:“太公望,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这些文献虽然语焉不详,说法不一,但是大致都透露出姜子牙垂暮之年还曾在棘津做过卖吃食的小贩,在朝歌当过屠夫。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姜子牙曾经是夫入妇家的赘婿,后来因为不擅生计而被老妇逐出家门。《战国策·秦五》说他是“齐之逐夫”,高诱注解说是“为老妇之逐”,即姜子牙是作为赘婿被老妇逐出的。刘向也说“太公田不足以偿种,渔不足以偿网”(《说苑·杂言》),最后被老妇逐出家门,所以说“太公望故老妇之出夫也”(《说苑·尊贤》)。
还有一些文献提到,姜子牙在遇到周文王之前,曾经在商纣王朝中担任过官职,后来因不满商纣王的暴虐无道而离开,过了一段游说和隐居生活。《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说:“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归西伯。”至于姜子牙事纣、游说和隐居的具体细节,历史文献中都鲜有提及.
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神秘莫测。纵观太公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周朝从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个圣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才,来辅助周国实现灭殷兴周的任务,所以称太公为“太公望”,到武王执政时,又以“师尚父”相称,尊宠权贵无以复加。文王所命太公为“太师”,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长官,既主军,也问政。时有“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之言,足见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姜子牙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周武王伐纣,太公为军师,牧野大战,灭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司马迁: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望采纳。谢谢
《封神榜之凤鸣岐山》第5集。
在该集中,宋员外的新楼盖成之日,姜子牙施法捉妖,制服五妖,宋员外惊喜,在朝歌为姜子牙开一间算命馆。
姜子牙的算命馆开张,引来脾气暴躁的惹不起,姜子牙为其算命,惹不起不信,去证实真伪,事毕,果然如姜子牙所说,惹不起给姜子牙下跪道谢。无数观客纷纷求姜子牙算命。
人物形象:
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之徒,和申公豹是师兄弟,只因纣王亵渎女娲娘娘,为使人间重归和谐美好,女娲决定派其门生下界辅佐有道人君,宅心仁厚的姜子牙受此重任。
师弟申公豹嫉妒他手掌封神大权,欲夺其功,百般阻挠。姜子牙下山后,娶六十八岁黄花女马氏为妻,隐于市集,同时考察殷商情况。随后被纣王任为下大夫,与比干、黄飞虎成为莫逆之交。
姜子牙整治宫中妖气,被狐妲己陷害,只得逃离朝歌。马氏见他不思赚钱养家,成天钓鱼念书,就弃他而去。
纣王昏庸无道,已不成气候,姜子牙便来到西岐,被周文王请为丞相,辅佐文王,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其为相父,继续辅佐周国朝政。
不是:姜尚其奉命代理封神榜、执掌打神鞭,有法宝杏黄旗护体,骑着神兽坐骑四不相;深得师父元始天尊器重,被封为大周丞相,斩将封神,西周领军人物,统领着千兵万马的周朝军队,麾下有众多玉虚门人护法卫战;和阐教叛徒申公豹亦敌亦友,最终为西周大军立下重大功劳,在封神台上成就封神大任。[2]
共2张
姜子牙
擅长手使无饵直钩的钓鱼法,可令愿者上钩。土遁救助难民百姓,隐居磻溪,垂钓渭水,祸福由命,因不识人间善恶冷暖,生意故败,以此失了夫妻之缘。相貌年老,有人仙道行,武法双修,精通兵法和一些道术,生性厚道老实,喜好学道钓鱼。更兼有主将领袖之才,与其座下部将多次大败商军。贵为天道灭商之士,天命重任在身,曾火烧玉石琵琶精,得陆压所授斩仙飞刀,斩杀了九尾狐狸精所化的苏妲己等多名反天为纣的劲敌。[3] [4]
42岁上昆仑山学艺修行,拜阐教掌门元始天尊为师,72岁被派下山,等待武王出道,与昔日结拜兄弟宋异人相聚,在宋异人家的后花园抓到五路神,命他们去协助柏鉴建造封神台。之后宋异人做媒,给姜尚介绍了一个68岁的老太婆马氏,二人结为夫妻。马氏编出了一些竹篓子,让姜尚带去街上摆地摊卖钱。结果不是被偷就是损失本钱,无奈经常亏本,回家后挨马氏打骂。之后马氏发现姜尚会使用道术算命,又催姜尚利用这个能力做生意赚钱,宋异人出钱给姜尚开了一家算命馆,中途却因火烧琵琶精而得罪妲己,当众展现自己的捉妖技术,被纣王封为下大夫之后,算出纣王是气数将尽的昏庸之君,又怕妲己的报复,从而假意投水自尽,并在临走前赠给比干一个柬帖,柬帖之中有一张护身符,可惜最后还是没能保住比干的命。隐居于磻溪后,由于因姜尚不善于赚钱养家,妻子马夫人见日子过不下去,就弃他而去,虽然姜子牙多次说自己很快就会发达,但马氏不信也不想等。一日姜子牙一人在渭水溪边钓鱼时,偶遇了一名叫武吉的樵夫,算出他进西岐城之后会有血光之灾,因武吉不信邪,叫板离去终究应劫,失手用木柴砸死一名叫王相的门军,被路过的周文王姬昌画地为牢,暂释后找姜子牙求救并拜师,姜子牙间接派武吉引见文王聘请自己加入伐纣。到了姜子牙功成名就登榜封神时,马夫人在朝歌听闻子牙功成名就,内心觉得愧疚难当,遂自缢而亡,一道灵魂往封神台飞去,后在姜子牙封神时,其被封为扫帚星之神。[1] [5]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zi.simcf.cc//8zsm/44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