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学可以学啊,只是《易经》实在不是一本凡书,能学到多少就看你的悟性了。不过因为它确实太玄奥,学不好会走火入魔的、不是说什么折不折寿,只是思想受它的影响、没有找到正途,反而走上一些邪道、感性超过理性、变的偏执或其它不好的变化。你还用这曲解的《易经》给人算命。那你不但在折自己的寿,还是在折别人的寿。那这种人就真不该长命。
说学《易经》会带来灾祸的人其实是想要警告普通人别乱学,《易经》的道理不是谁都能学懂的,它很深奥、乱学只会把自己引上歧途,那自然是会带来灾祸了。
至于“天机不可泄漏”说这话的人分两种,一是骗子,忽悠。他们说这话主要是想骗你多给他钱,还有就是保持自己的神秘感、好接着忽悠你。另一种人就是有真学问,真懂《易经》的人。他们说这话两种情况,一是他们觉得有些东西你知道了不如不知道的好,告诉你可能会害了你、所以他们不会说、就拿这天机来堵自己的嘴。不让你问。还有一种情况是他们也看不透你的事、无法帮到你,有的人会告诉你,他学识有限,帮不是忙。不过有的人爱面子,就说这句话来给自己找台阶下。
折寿本不存在,它是为了警示人们别乱学,别乱说,不然给自己或者他人带来了麻烦,那就真该折这人的寿了。
你如果想学,还是可以的,易经里很多道理都能教我们更好的生活。但不能固执片面的迷信它,‘易’字就有变化的意思,就是要灵活。不能死读这书,要会活学活用。
如果你学易经是为了给人算命,那还是别学了。除非你真是难得一见的天才,如果你是、你把易经看到一定深度时,你自然会明白这命是怎么“算”的,那时你会知道该怎么做的。如果不能,还是少拿来祸害人了,当心真‘折寿’了
一般人不要学易经
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不可辜负。但君子取之,须有道。不是所有精神财富尽占后,就能成为有福之人的。
诚然,佛学与《易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能看尽人生百态,给人以智慧。要知道佛学和《易经》并不好驾驭,学习的门槛很高,也不是人人钻研它后就能“得道”的。
大师级人物南怀瑾也曾告诫年轻人,不要去深入钻研佛学与《易经》。
如“精神”般的佛学
佛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远。隋唐以后,佛学得以兴盛,并在中国落地生根了禅宗文化。唐代开始,佛学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每个部分。不光修行者们潜心佛法,文人雅士们也心向佛学,还成为了当时一种不可抵挡的时尚潮流。
如今,有人把佛学当作“精神”慰藉心灵。人生无常,“苦味”是一道避免不了的味道。任何欢乐都无法永恒,生命因此也免不了陷入失望、痛苦之中。学习佛学可以“消化”苦味。故而,对佛学趋之若鹜者众多。
玄而又玄的《易经》
《易经》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毋容置疑。对于选一本书代表中国文化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不会是《论语》,也不会是《道德经》,而会是《易经》。
有人说,即便你畅读世间万本书,还不如读懂《易经》。又有人说《易经》是经典之中的经典,哲学之中的哲学,智慧之中的智慧。又有人说,《易经》内潜藏着大道之源,读后人的思想境界不一般。
确实有很多和名人都支持这样的观点。古往今来的成事者,都会读《易经》,因为读懂了《易经》,犹如读懂了人间更高级的为人处世之道。
孔子曾说,读懂了《易经》,人生就能远离重大错误。曾国藩曾说,读懂《易经》就如同获取了安身立命的技能。马爸爸曾说,身在职场,《易经》是职场的“葵花宝典”,读一读受益终身,自己能有所成就主要是因为读《易经》比他人读得早些而已。
但在一般人眼中,提到《易经》就会联想到八卦。说起八卦很多人自然会想到,京剧中那些穿着八卦道袍、手摇鹅毛扇的角色,他们能对地下事了然于胸,天上事知晓一半。如此,《易经》又有了一份神秘色彩。
大师的告诫
佛学、《易经》如此地好,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深入学习一番?南怀瑾大师却给出了相反的说法。他认为,年轻人不要去钻研佛学与《易经》。
南怀瑾大师的意见和建议靠谱吗?南怀瑾能被尊称为“大师”,是有一定原因的,他是一个教授、居士、护法、宗教家、哲学家、杂家于一身的大人物,他还曾被人称为当代的“通天教主”。南怀瑾大师自己对佛学、易学研究得很投入,为何会告诫青年人轻易不要去钻研佛学和《易经》呢?
在南怀瑾大师看来,学习佛学和《易经》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并不是所有的普通人都适合。有两类人可以尝试,一种是具有极高智慧的人,另外一种是完全没有读过书的人。
南怀瑾大师认为,处于中间智慧的普通人,更好有自知之明,千万不要因为好奇而学习佛学和《易经》。好奇会害死猫。如果涉猎佛学和《易经》学习的话,千万要记得研究一半即可,钻研不到底反而是对自己的保护。佛学和《易经》这两门学问钻研到底了,人也就是废柴一个了。
不要钻研佛学与《易经》的原因
南怀瑾大师不推崇年轻钻研佛学,一则是因为佛学研习太耗时间。佛学学问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浩如烟海。它们犹如百货店,里面的东西齐全。但真要学懂弄通的话,很费时间。而年轻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也很宝贵,应该把时间和精力留给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二则佛学和不好学。放眼望去,近代中国著名的佛学研究者,那是少之又少。研究佛学需要智慧超群的人,才可以真正地悟得懂、悟得通。
三则佛学学习并不简单,需要有看空看淡的高深境界。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必要让自己境界如此高,为人处世懂得善有善报的道理已经受用一生了,在日常生活做到言善、行善、心善,一生已是圆满,不需要如苦行僧一般。
人活一世,如果能一直保持平和的心态,处理好各种关系,其实比每天都静心修禅、烧香拜佛都有用。只要做到身正,一切就都能坦然面对,年老时回望自己的一生也就无悔了。
南怀瑾大师告诫年轻人不要钻研《易经》,一则是因为《易经》是本很有“魅力”的书,会让人忘了时间,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南怀瑾大师用自己亲身体验告诫年轻人不要学习《易经》,尤其不要晚上学习《易经》。这并不是因为《易经》可以驱鬼神。也许你会听到老前辈说《易经》可以用于避邪,妖魔鬼怪都对《易经》敬而远之。甚至有的说,要是人患了重病,在枕边放上《易经》的话,就能把病魔鬼怪赶跑。
而南怀瑾大师在晚上读《易经》,却让自己陷入一夜睡不着的兴奋之中。他在夜间读《易经》,会被《易经》中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所吸引,刚解开一个疑惑后,同时又会冒出一个新的问题。这样不断研究下去,人毫无睡意,在不知不觉中就天亮了。
所以,南怀瑾大师会发出“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事”的感慨。青年人如果要钻研《易经》,就会夜夜失眠。这样很伤神,对于大好年华的青年人来说,长期钻研《易经》非但不能让其青春焕发,还能让其染上暮气沉沉之症。
二则是因为《易经》钻研需要大智慧。《易经》是群经之首,能让人“着迷”,陷入其中而不知。中国所有的哲学,都是从《易经》中衍生出来的。
那么钻研《易经》,就得准备好一流的智慧,不仅要具有辩证法思想,还要有深厚的知识和经验的储备。不然的话,就如菜鸟练习功夫,会走火入魔。智慧不够的人士,可能会把《易经》研究偏了,肤浅地认为《易经》等同于算命、八卦,以为自己窥探到了玄乎的“天机”。
其实不过是自欺欺人,学习的过程还会牵涉个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则《易经》包罗万象,涉及领域十分庞大。钻研它就要准备好一辈子的功夫,但可能结果是终其一生也不能完全研究透彻。南怀瑾这样的大师,也坦言自己也只是学会可一半而已。
璀璨的文化放在那里,是吸引人。但文化习得不是易事。在决定学习佛学和《易经》前,要对自己有充分的预判,不能高估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后,再决定是不是“入门”。盲目被佛学和《易经》身上的光环所吸引而学习的话,只会让自己越学越“废”。
为人更要如此,要懂得适可而止,做事则须量力而行。活着,千万不要和别人盲目攀比,每个人都每个人的不同,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活在当下自己的角色中,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如果一味地、无节制地攀比,对自己提出一些不自量的要求,只会是自己为难自己,最终让自己身心疲惫罢了。
以上就是与一般人不要学易经相关内容,是关于南怀瑾的分享。看完易经读懂的人都疯了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易经能给人算命吗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所以,如果要学八字风水给人算命,学不学易经都无关紧要。单单学易经,是不可能学会算命,也不可能学会看风水的,比如专门研究《易经》的刘大均就不会算命,也不会给人看风水。起码在算命看风水方面没有什么成就。比如风水是什么?命运是什么等,他一窍不通的;
易经能给人算命吗?要学会算命看风水,阴阳五行理论是基础,首选揭开了阴阳五行,干支运气、卦画爻像之谜,走进中医药大学的《阴阳系统论》;学八字则传授四柱太阳律月亮律技术与方法的《人体生物节律学》是首选;不会走弯路;
风水方面可以看《科学风水解密》《人体内环境风水学》《风水调理学》等。
易学方面的书,不要迷信古籍,因为技术方面的东西,是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可以不走弯路。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zi.simcf.cc//8zsm/43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