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大仙祠算命(广州黄大仙祠求什么灵)

黄大仙祠

广州的光孝寺、六榕寺、大佛寺、三元宫、黄大仙等寺、观都有求签,一般都是自己求了以后再到解签台有解签。

另外,建议最好是在求签拜佛时先在无相铜炉定一款适合的无相祈福香,因为很多求签的善信都是自己带香去的,想要有更好的运势,自己内在能量也要调整好了,同时在无相铜炉定一款适合的无相祈福佩饰,说佩戴这种正能量强的玉石水晶,就像遵循吸引力法则,正能量会逐步向你核心靠拢!

阿弥陀佛!

黄大仙源于浙江金华,其祠庙除了金华外,在中国还有两个,一个是在广州,另一个是在香港。

首先,黄大仙不仅是一座寺庙,而且是一个行政区。在香港就有黄大仙区,它是全港十八个行政区的其中之一,也是全港唯一没有海岸线的行政区。在中国,以一座寺庙命名一个行政区的只有香港的黄大仙区,这足以可见香港对寺庙的重视。

其次,黄大仙祠是道教,道教是多神教,在众多的神当中,黄大仙是相当出名的。当年黄大仙云游四海,治病救人,济世扶危,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仙道,其功德家喻户晓,受到广大民众的拥戴,纷纷立祠来尊奉他。

据明朝万历年间的《金华府记》载:黄大仙原名黄初平,是浙江金华兰溪人,东晋年间(公元328年)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他8岁牧羊于浙江金华赤松山上;15岁上山牧羊时遇道士善卜。善卜见初平有异相,就带他到金华赤松山修炼了40年,最后得道成仙。因此,黄大仙以“赤松子”为别号。后来,其兄黄初起去寻找他。兄弟相见,初起问:“羊在哪?”初平大声地叱之:“羊起!”满山坡的白石立刻变成了羊。广州黄大仙祠大门对联“叱羊传晋代,骑鹤到南天”就记载了黄大仙成仙的传奇故事。而复建的这座庙祠中,黄大仙殿门前所挂的也同样是这么一副对联。

再次,香港有黄大仙祠生存发展和发扬光大的土壤和条件,而内地则常因动乱受制约。在1921年前,黄大仙祠设于广州,

只因当时政局非常复杂,广州由陈炯明所控制,他突然以“革命者”自居,说要破除迷信,便拆去庙宇筑马路,或拆庙卖地建屋,最主要的是乘机霸占房产。当时很多庙宇遭殃。黄大仙庙在军阀借破除迷信之名,而刮地为实的时代里,自然也受到影响,后来幸得香港一批绅商,把黄大仙宝像接来香港,安奉在啬色园内,才使黄大仙宝像才得以保存。

啬色园本来是上述几位绅商的私人修道别墅,

1921年初接黄大仙来港时,并不是任人参神,但因后来善信要求入庙参神者日众,各绅商平日乐善好施,于是就定下开放时间,并将香火收入,拨充善举,赠医施药,年年无间。黄大仙祠经历过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盟军飞机多次用地毯式的轰炸,但大仙祠一草一木均安然无恙。

第四,黄大仙祠是一个有求必应的地方,信徒一直就认为这个地方的签文十分灵验。因此,许多人不远万里也要来到这里朝拜,特别是“黄姓”的居多,因为这里毕竟供奉着他们的一位德高望重的祖先。每年大年初一,更有不少善信争相在农历新年奉上“头柱香”,这里也成为一年一度的全港农历贺岁佳话。但不管怎么样,是心诚则灵,信则有,不信则无。当然什么事也要从实际出发,有人就想在这里祈求做李嘉诚,你说这不是白日做梦吗?此外,该祠是香港唯一一所可以举行道教婚礼的道教庙宇。

第五,黄大仙祠现在虽然四周已被高楼大厦包围,但仍不失是一块独特的风水宝地。根据风水学说,该处似狮子驮铃形,属九龙的第七枝龙脉,自狮子山落下,变成蜂腰鹤滕落脉在黄大仙区

,名为“丝线吊金钟”,或“狮子驮铃”,盖两者形象相似也。

山形地势,坐落庄严,左右山峦防护周密,前面三台案峰,峰峰回顾,风景优美,化气开面,钟灵毓秀四方山峰朝拱,绿水汇聚于前,所谓“日进金钱夜进宝”,相呼相应,窗藏聚气,穴口天然,坐落天心

,鹊鸣报喜,上胜天,下应地,大仙坐落其间,一若君皇坐殿,其能久享港九各地万家和香火鼎盛不衰,良有以也。如细心察看,不难觉得山地之不凡,亦未见有伤害附近的风水。

最后,这里的建筑一定值得一看。整个祠庙建得很精致,而且很有个性。黄大仙祠的建筑雄伟,金碧辉煌,极尽中国古典庙宇的特色。庙宇除主殿大雄宝殿外、还有三圣堂、从心苑等。其中以牌坊建筑最具特色,充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

祠外的一个大牌坊,上着“赤松黄大仙祠”的大字。经过解签档、算命看相摊等,便看另一个内牌“第一洞天”,再拾级而上,有另一个牌坊,上面写着“金华分述”,每个牌坊都有其宏伟的建筑特色和意义。

黄大仙祠内的九龙壁仿照北京九龙壁而建,增添黄大祠的中国传统特色。

祠内大雄宝殿辉煌宏伟,雕刻精细。其它建筑也充满传统特色,如三圣堂奉祀吕祖(吕洞宾)、观音和关帝,并挂有万世师表孔子的画像。祠内又珍藏不少道教、佛教和儒家的典籍,可谓集儒、释、道三家于一身。

另外这里的十二生肖也栩栩如生,也是一灵气之地,到这里来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生肖。

其实,香港好看的东西多得很,当然每次来,会有不同的感受。第一次来是看热闹,第二次来是悟道,第三次来就要学会思考。

黄大仙祠系香港九龙黄大仙一座庙,占地约18,000平方米。

佢主要供奉东晋时南中国道教著名神祇黄初平嘅神座,儒、释两教嘅神祇如孔子、观音等神像。

啬色园黄大仙祠是香港著名庙宇之一,建筑设计极富传统特色,别具宁静平和的气息,是都市中的净土。

相传祠内所供奉的黄大仙,是「有求必应」的。

据祠内的《赤松子自述》记载,黄大仙原名黄初平,约於公元328年於浙江省金华县兰溪市出生

15岁开始学道,40年後,他的兄弟到山中寻找他时,见他能指石变羊,从此,两兄弟一起修练,双双为仙。因为他隐居於赤松山,故又称为赤松仙子。

在20世纪初,道长梁仁庵等人从广东西樵山普庆祖坛奉接赤松仙子宝像来港。

最初,他们在湾仔开坛阐教,奉拜赤松仙子。

1921年,他们经过仙人指点,选择了九龙狮子山下的龙翔道建祠。

後来,信众渐多,香火日渐鼎盛,成为港九著名庙宇之一。据说黄大仙「有求必应」,签文尤其灵验。

每年,不少善信争相在农历年大年初一抢头香,成为城中贺岁习俗之一。

啬色园黄大仙祠

黄大仙祠的建筑雄伟,金碧辉煌,极具中国古典庙宇的特色。

庙宇占地18,000多平方米,除主殿大雄宝殿外,还有三圣堂、从心苑等,其中以牌坊建筑最具特色,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祠外的一个大牌坊,上著「赤松黄大仙祠」的大字。经过解签和算命看相的摊档

便会看见另一个内牌「第一洞天」

再拾级而上,又有「金华分述」牌坊,每个牌坊都有其宏伟的建筑特色和意义。

黄大仙祠内的九龙壁仿照北京九龙壁而建,壁上刻有中国佛教协会主席的题诗

增添黄大仙祠的中国传统特色。

历时两年的黄大仙祠大殿扩建及元辰殿建设工程已於2008年4月开展。

施工期间,大殿内的黄大仙像会移至祠内凤鸣楼礼堂供奉

原有大殿及殿前台阶会暂时封闭,祠内其他参神殿堂则如常对外开放。

祠内还有很多充满传统特色的建筑,如三圣堂奉祀吕洞宾、观音和关帝,墙上挂有万世师表孔子的画像。

祠内又珍藏不少道教、佛教和儒家的典籍,兼容儒、释、道三教。黄大仙祠赠医施药,也参与不少社会活动,近年更获批准在祠内举行婚礼。

祠内从心苑需收取入场费,开放时间为上午9:00至下午4:00,逢星期一休息。

其他供善信参拜的地方於每日上午7:00至下午5:30免费开放。

年味 广州拜神好去处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zi.simcf.cc//8zsm/4199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