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很多影视剧和小说里面都描述了康熙皇帝的九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不惜手足相残的故事。那么历史上真的存在九龙夺嫡的现象吗?康熙皇帝在位后期,这一现象是存在的,九个皇子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但严格来说并不是九子夺嫡,主要是三派势力的较量:太子党、八爷党和四爷党。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都属于八爷党,十三阿哥属于四爷党。争斗的源头是康熙帝二度废太子(即二阿哥胤礽),最后的结果是四阿哥获得胜利,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雍正皇帝。下面简要分析一下。
先说一下大阿哥和三阿哥,这几位兄弟中他俩属于单打独斗型,大阿哥胤禔为人鲁莽粗苯,杀伤力一般。太子被废后,他迫不及待想争夺储位,于是一方面在康熙面前主动表示要杀了废太子,另一方面又暗地里想到用魇镇的方法来谋杀废太子,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事情败露,被康熙削爵并终身囚禁。三阿哥胤祉是典型的文人,身边也都是些擅长舞文弄墨的小官吏,虽然他也有当皇帝之心,但无奈水平不够,曾两次陷入部属案,这让康熙帝觉得他不善于用人,缺乏治国之术。
二阿哥胤礽的生母为孝诚仁皇后,因难产而死,康熙十分悲痛,对胤礽更为疼爱。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就立二阿哥胤礽为太子,当时胤礽还不到两岁。康熙对太子真可谓是用心良苦,精心培养,事必躬亲。本来已经立好太子,啥事也没有了,结果康熙皇帝在当时还算长寿,加上身体也还行,这让皇太子胤礽坐不住了,他四处结交匪人,暴戾淫乱,图谋早日登基,这让康熙产生被害的担忧,于是在四十七年九月第一次废了太子。
但康熙帝会对这个二儿子实在是很疼爱,加上第一次废太子后其他儿子争夺皇储之位让他十分愤怒,于是在康熙四十八年三月九日,复立太子。本来康熙是想给他一个改过机会,结果胤礽反而变本加厉,到处援朋结党,于是在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再度被废,幽禁至死。
太子第一次被废后,最有可能当上太子的是八阿哥胤禩,他精明能干,善于笼络人心,当时人称“八贤王”,不过正是他的锋芒太露,让康熙极为反感。康熙帝第一次废了太子后,即打算征求朝廷百官的意见选择新的太子,结果大家一致推举八阿哥。其后八阿哥又找相面人张明德算命,说他能当大贵,没想到大阿哥将此事告诉了康熙,康熙非常生气,立刻将张明德凌迟处死,八阿哥也遭削爵,监禁宗人府。自此八阿哥退出了争储的舞台。
八阿哥争储无望后,便将希望寄托在了十四阿哥胤禵身上。胤禵虽是四阿哥的同母弟弟,但两人感情不太好,胤禵后来和八阿哥走得更近。因胤禵带兵打仗很有一套,立下了不少战功,得到了康熙的赏识。不过康熙并没有有将他立储的想法,反而让他四处征讨,胤禵本人也没有非得当上皇帝的野心,其实对四阿哥也构成不了太大威胁。[$HR getPages$]
我觉得四阿哥之所以能登上皇位,最重要原因是他把康熙的想法摸透了。康熙最不愿看到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因此前面几位兄弟互相伤害的时候,胤禛是四面讨好,在康熙面前表现得和其他兄弟关系都不错。其次,四十七年,康熙第一次废太子后,得了一场大病,其他皇子忙着争储时,四阿哥一直在康熙身边照顾,康熙身体能恢复四阿哥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的。再次,康熙非常讨厌结党营私,太子、八阿哥就是这样触怒了康熙。四阿哥表面上吃斋念佛,标榜自己对皇位没有任何觊觎之心。这些都一步一步奠定了康熙对他的认可,最终是四阿哥获得了夺嫡运动的胜利。
古时候的人偏信鬼神,就算是皇帝也不例外。李商隐还曾经写过一首诗,里面有两句话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康熙虽然没有那么过分,但确实对于这些虚幻迷离的事情比较敬畏和相信。
据说康熙对于算命最直接的影响,甚至影响到雍正和乾隆两位皇帝。
清代档案中有一个细节,说的是康熙六十年六月,四川总督年羹尧入京办事时,康熙皇帝命他找到京城的“名算”推算某事,年羹尧虽然没有真正去找“名算”,但康熙却在他汇报的奏折上批示,此人占卜确实不错。说明康熙很经常去找他占卜。
康熙在六十一年时,第一次在雍正家中见到乾隆皇帝弘历。当时他刚一见面就非常喜欢乾隆皇帝,在康熙的孙子里,乾隆无疑是最优秀的。
过了几天,康熙特意命一个太监来找雍正,要他写下乾隆的八字。而毫无疑问,乾隆的八字自然是天生富贵,聪明灵秀。
康熙大喜过望,特意命人将乾隆皇帝接到宫中养育。
如果说康熙皇帝酷爱算命占卜,那这或许是命运对他开的一个最善意的玩笑了。
有人说正是因为康熙对弘历的偏爱,才使得他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弘历的父亲雍正,这或许有些偏见,因为雍正一开始可能只是想把自己的儿子推到乾隆面前,如果能得到宠爱,自己就算没有当上皇帝,弘历也不会受到皇室迫害。
但幸运的是弘历的“八字”刚刚好对上了康熙的爱好,这造就了雍正,也造就了乾隆。
康熙测字是在《康熙微服私访记1》的《犁头记》第19集。
《康熙微服私访记1》以戏说的角度,讲述了康熙年间,由于长年黄河泛滥,康熙帝(张国立饰)为了体恤民情,亲自下江南考察,由此引出了一出出颇为传奇的故事。第一部由《犁头记》、《铜鼎记》、《八宝粥记》、《紫砂记》这四个故事构成。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k9TTXcLsi3JpxIeLcZxAw提取码:6u0c
《犁头记》:五莲县县令罗世长私分库中税粮一事引起了康熙的重视,而这起事件背后则是灾民不断,忠臣隐瞒不报的事实,于是康熙帝决定自己亲自出马;《铜鼎记》:一次意外,康熙帝撞上了偷铜鼎瓶的小太监,小太监居然咬舌自杀,这背后的蹊跷牵扯出一个庞大的关系链,让康熙帝大感吃惊;《八宝粥记》:康熙帝微服出巡来到了苏州,发现一家粥店的老板把牌匾换了,“粥”字中间少了“米”这个字。康熙帝知道了苏州并不太平,为了调查此事,康熙帝买下了粥店,亲自当起了老板;《紫砂记》:外国大臣南怀仁不小心把一个紫砂壶打破了,意外看到了紫砂壶碎片上刻有几行文字,而这几行文字内含有冤情…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zi.simcf.cc//8zsm/41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