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85年11月20日11时30分
一九八五年十月九日午时
八字:乙丑丁亥癸亥戊午
太岁:太岁在丑方,忌立丑山未向、未山丑向,修造以不坐、不向、不动为最好。
七煞:七煞(岁破)在未方,切不可犯。无论阴阳二宅,在七煞方动土兴工,凶祸立见。
五黄:年五黄在巽方,月五黄在中宫,皆宜向不宜坐。凡五黄所到之方,不宜修造动土,犯之则凶祸立见。
年三煞:年三煞在寅卯辰方,是年内最凶之神,宜向不宜坐,犯之则凶祸立见。修南方大利,北方次吉。
月三煞:月三煞在申酉戌方,宜向不宜坐,犯之则凶祸立见,迟则月内,速则旬日。修北方大利,南方次吉。
今日宜修造之方位:
辰巽巳丙午丁亥方
今日辰午时犯时上杀师。今日未时犯暗金杀。本月剑锋在壬山。
太岁类吉神:
岁德在庚方,岁德合在乙方,岁干合在庚方,岁禄在卯方,阳贵人在申方,阴贵人在子方,
岁支德在午方,奏书在乾方,博士在巽方,太阳在寅方,太阴在辰方,龙德在申方,福德在戌方。
太岁类凶煞:
破败五鬼在艮方,阴府太岁在乾兑方,浮天空亡在癸坎方,岁破在未方,病符在子方,巡山罗喉在艮方,
炎退在子方,大将军在酉方,大官符在申方,地官符在酉方,大煞在酉方,力士在艮方,
岁刑在丑方,黄蟠在丑方,飞廉在酉方,豹尾在未方,丧门在卯方,吊客在酉方,白虎在酉方。
月令类吉神:
天德在乙方,天德合在庚方,月德在甲方,月德合在己方,月空在庚方,三合在卯未方,五富在寅方,
驿马在巳方,天医天喜在未方,天财金圆在戌方,阳贵人在艮方,阴贵人在乾方,飞天禄在震方,月恩在乙方,
禄库司命在辰方,天富在丑方,母仓在申酉方,时阳生气在酉方,要安在子方,玉宇在丑方,飞天马在中方。
月令类凶煞:
月破在巳方,劫煞在申方,灾煞在酉方,月煞在戌方,月害在申方,月厌在丑方,阴府太岁在乾离方,
大月建在中方,死神在寅方,卧尸在午方,小月建在离方,飞大煞在乾方,月建土符在亥方,大时咸池在子方,
天贼在辰方,九空在丑方,大煞在丑方,月刑在亥方,正绝烟在壬方,重丧在丑方,地官府在坤方。
日建类吉神:
日禄在子,天乙贵人在卯巳,喜神在辰,天官贵人在辰戌,福星贵人在卯,文昌贵人在卯,
青龙在午,明堂在未,金柜在戌,宝光在亥,玉堂在丑,司命在寅。
日建类凶煞:
大刑在申,朱雀在酉,白虎在子,天牢在寅,天武在亥,勾陈在巳。
今年辰方忌架桥。
阳宅建宅、入宅、迁居廿十四山向今日吉凶:
壬山丙向:退败,横祸。
子山午向:入宅官非横祸之应,不吉。
癸山丁向:绝嗣之灾,大凶。
丑山未向:主绝。丑年生人大凶,未年次之。
艮山坤向:周年生子,又利横财。上吉之选。
寅山申向:丁财两旺,大吉。
甲山庚向:催财不大,亦可一发,中上之选也。
卯山酉向:入宅百日内进横材,卯子年生人应。
乙山辛向:“生气”冲散,凶。
辰山戌向:是非牵连,入宅三个月内应。
巽山乾向:入宅必多是非,妇人有小口损折之忧。
巳山亥向:犯“燥火”、“天笪地曜”,大凶。
丙山壬向:主绝丁,凶,不取为上。
午山子向:夭折小口之灾,财尚可。
丁山癸向:犯煞太多,不用,乙丁幸耍年生人凶。
未山丑向:此日入宅主退财、丁衰。
坤山艮向:小吉之日,可以无咎。
申山寅向:“天德”值日,吉。
庚山甲向:犯“的杀”,不可乱用。
酉山卯向:犯“的杀”,不可用。
辛山乙向:犯“的杀”,凶。
戌山辰向:犯“的杀”,凶。
乾山巽向:入宅不利宅主,冲分金有自尽之分。
亥山巳向:微有是非之事,财丁利,终吉之象。
注:凡冲宅主年命之日、时不用。
今日阴宅各山向安葬皆不吉。
今日吉时:辰午时。
公元1985年11月20日11时30分出生
一九八五年十月九日午时
食财日官
八字:乙丁癸戊
丑亥亥午
辛己癸甲壬甲壬己丁
枭杀比伤劫伤劫杀财
四支旺衰:冠帝帝绝
反吟:辛未辛巳己巳壬子
己未癸巳丁巳甲子
伏吟:乙丑丁亥癸亥戊午
当月节气:立冬(7日19:30);中气:小雪(22日16:51)
命主从4岁2月20天开始行大运,于每一交运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交运。
才食伤比劫枭印杀
大运:丙乙甲癸壬辛庚己
戌酉申未午巳辰卯
丁戊辛辛壬庚戊乙己丁己丁庚丙戊癸戊乙乙
4 14 24 34 44 54 64 74
1989 1999 2009 2019 2029 2039 2049 2059
运支旺衰:衰病死墓绝胎养长
反吟:庚辰己卯戊寅丁丑丙子乙亥甲戌癸酉
壬辰辛卯庚寅己丑戊子丁亥丙戌乙酉
伏吟:丙戌乙酉甲申癸未壬午辛巳庚辰己卯
年柱:天德华盖空亡丧门
月柱:国印驿马羊刃空亡吊客
日柱:十恶大败日阴阳差错国印驿马羊刃空亡吊客
时柱:太极文昌元辰咸池
丙戌:地网空亡披麻
乙酉:天德将星吊客
甲申:天乙太极月德国印披麻
癸未:华盖
壬午:太极文昌咸池元辰
辛巳:天乙太极驿马
庚辰:
己卯:天乙文昌将星丧门
八字五行个数(本气):0个金,1个木,3个水,2个火,2个土
八字五行个数(含余气):1个金,3个木,4个水,2个火,3个土
八字五行得分:
水:46金:4同类得分:50
木:19火:16土:18异类得分:53
相差:-3综合旺衰得分:-6八字偏弱
比劫:46印绶:4官杀:18才财:16食伤:19
五行平均分数是:20.6,大于平均数的五行为偏旺,小于平均数的五行为偏弱。
命局分析:本命属牛,海中金命。伤官格。
癸日干生亥月,处帝旺之地,得令而旺。天干正官透出,在亥月不得令,冬土喜火。天干偏财透出,不得令,虽地支有强根也不太旺。天干食神透出,不得令但得生,虽地支无强根还算有力。地支亥水劫财,得令而旺。
亥月癸水,取金为用神,水为喜神。
一、性格简评与心理趋向:(事常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
1、柱有驿马,个性好动,一生走动多,走动大。
2、华盖逢空,喜欢离群索居,孤独自得。
3、正官为忌神,有骄傲刚愎的现象但临事又优柔寡断,或缺乏责任感,法纪观念淡薄。
4、食神为忌神,虎头蛇尾现象的时候多,没有刻苦执着的毅力,依赖心稍微有点强,喜欢言过其实,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预见不足,有时理想与现实脱节,说得多而做得少,容易疲劳而倦怠,自我清高,顾影自怜。
5、比劫多或旺而无制者,与六亲不和,异性缘差,好打抱不平,一生多不顺,只能帮人,得不到他人帮助,购买欲强,理财观念差,很难存住钱。固执己见,难于承认错误,善狡辩,常常自圆其说,无理辩三分(重点)。
6、身旺劫财旺盛,其人个性很强,自以为是,为人较为冷酷无情,虽然外貌和蔼可亲,好象能听从别人意见似的,其实内心并不如此,因此是一个双重个性的人,不宜从公职,不大可能和别人一起创业,不过如顺着自己的个性而作为技术人员、从军、情报间谍或发明等,就会无形之中培养出热忱,也将对事务的偏激观点有所改变。(重点)
7、食伤生财,头脑聪明灵活,精巧能干,会做生意。长袖善舞。但因欲望强,不易满足,故而每天忙碌,追求实利。个性开朗,富正义感,豪爽好施,故人缘佳,异性缘亦佳。
8、日干为癸水,平静,柔和,内向,勤勉力行,然爱好猜忌,注重规则,并且有重情调,喜钻牛角尖的倾向。
9、正官心性。优点:为人端庄,稳重,正直保守,秉公尚义,负责任,重信用,讲规范,安于本分,重视精神生活,职业特点有目标理想,肯服务人群,易得群众爱戴信任。缺点:往往不够积极,过于保守及优柔寡断,以至临事犹豫不决而常坐失良机。
10、偏财心性。优点:精力充沛,性情急躁,待人慷慨豪爽。精明干练,善于掌握机会赚钱。擅交际,处事圆滑机智,举止轩昂,言行有威,一生多机缘巧遇,常有意外收获,乐观不怕挫折。缺点:豪爽慷慨,不大重视金钱,易致奢移浪费。不喜静坐家中,喜外出工作。喜钻营,擅交际,圆滑,多情,男性则女人缘多,易影响家庭婚姻生活,金钱与女人运得失均大,常有意外开销。
11、憨直,势利,圆滑,只知排难,不知解愁,足智多谋,是非不分。
诗诀:秋雨霖霖意绵绵,一生功名在青山。惊涛骇浪平生志,伊甸行程天涯远。
戊运,有功名;壬运,人生不定,漂泊;辛运,受偏,情人反目成仇;丁运,名显四方;甲、乙运,艺也成名,天涯为生;丙运,疾病不断。
12、心性慈善,悟性高,懒散,喜游动,好享受,一生辛勤。
诗诀:江河百汇振有声,山重水复蓬莱景。凄风冷雨月蒙蒙,红颜难得少儿红。
二、情感婚姻家庭:(天下没有后悔药,独有此处后悔多)
1、财星离日干近,与异性关系密切,影响较大,缘分也深。
2、偏财旺或贴近日主,属于风流、慷慨、多情,较潇洒,有情有义之人。
3、男命日支为喜用神,妻素质较好。
4、日支见禄刃,易克妻,或妻子脾气暴躁。
5、财神有生扶,妻子健康长寿。
6、男命日支劫财为喜时,妻子积极进取,果决果断,意志坚强敏捷有效率,热心热诚。
7、年月柱皆空亡,易离妻子。
8、日柱落空亡,配偶或本人有一位比较痴情,但是,中途缘份薄弱。
9、财星不遭冲克,妻寿长,有的专家认为:财星不遭冲克,暗示财路长,漫悠悠。
10、月日支相刑或相冲,婚事不顺利或婚姻不顺,感情不和,易晚婚,早婚也不美满。
11、命宫坐桃花,风流之人。
12、日坐吊客,克妻。
13、命逢阴阳差错,又带桃花,又有日干的帝旺,只要这三个条件具备,易因女人之事而吃官司。诗云:阴阳差错理更微,桃花帝旺莫相随,惹起官司因妇女,不因外祖便因妻。
14、阴阳差错日,主婚姻不顺。
15、男命财星在年月柱,易早婚或适婚。
16、男命日坐比劫,适宜晚婚,否则于事业家庭有阻碍。
17、日支受刑,适宜晚婚,否则于事业家庭有阻碍。
18、马入妻宫,必得能家之妻,妻生贵子,又主娶他乡之女。
19、财坐驿马,主娶他乡之女。
20、比劫旺,有食伤生财,主妻贤惠,外貌温和。
21、日支为寅申巳亥者,主妻敦厚。
22、日支水旺,配偶心灵手巧有头脑,身体仪表中看。
23、妻宫为阳刃,暗示妻子性格暴躁,不宜硬碰硬,宜多用技巧性的语言进行沟通,消除对抗情绪。另外老婆有血气不调之症(阻多通少,气机不畅)。
注:婚姻感情方面不顺,易因此陡增烦恼。其不顺内容包括:晚婚、多恋不成、婚后不睦、分居、外遇、离婚、婚后一方多病等,应此则不应彼。
由年命看,您的最佳婚配是:丙子(1996)壬申(1992)癸酉(1993)
由年命看,您极为不利的婚配是:辛未(1991)及属马的。
您的配偶所在的方向(以您原籍住址为中心点):东北方对西南方。
有诗为证:黑鼠黄牛正相合,结交婚配岔不脱;儿女百年多长久,富贵荣华福禄多。
只因白马怕青牛,十人遇着九个愁;结婚若犯青牛马,男女婚配不久留。
三、兄弟姐妹:(假成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1、月支为喜用,除得亲荫之外,也得兄弟之力。
2、比劫临贵人,兄弟姐妹富贵。
3、财弱比劫旺,易因钱财之事与兄弟或朋友同事闹不愉快,反目成仇。
4、日主弱,四柱无印绶,只依赖比劫帮身,主不得母亲之力或不得上师赏识提拔而依靠手足或朋友之福以成家立业。
5、财现月柱,兄弟姐妹富有。
6、比劫落空亡,兄弟姐妹少或无。
7、比劫星非太过,非不及,兄弟必互相敬爱。
8、月支与日支相刑,配偶与兄弟不和。
9、劫财落空亡,异性之同胞较少,且有同胞早亡之兆。
注:受生育政策限制,古籍命理之观点,有部分准确性一时显不出来!请操作人员注意!
四、子女:(富贵难保子孙全,富贵难保子孙贤)
1、食伤与时柱为忌神,主子女少,且易受子女拖累,也主本人晚年孤独。
2、财现时柱,子女富有,自己有晚福。
3、忌神集于时柱,晚年享受儿女之福较少。
4、阴日阳时先生女后生男。
5、遇正官流年易生儿子。
6、七杀落空亡,克损子女。
7、时柱带文昌,主子女聪明有学位、技术、专长或者比较好的文凭。
五、财运:(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1、食神条件好,在经营方面,能关照顾客点滴,让顾客有“宾至如归”之感,并且其和气、良好的表达,都容易使钱财滚滚而入。
2、偏财透出,为人慷慨大方。
3、柱中羊刃、劫财多,为人慷慨大方。
4、财透出,为人慷慨大方,仗义轻财。
5、财气通门户,无人不富(有食伤生财)。
6、偏财见官兼食神,荣华有准。
7、财坐羊刃,易破财。
8、偏财坐比劫,易有色情风波,不利婚,父妻多病。
9、偏财坐羊刃,父和妻性情暴躁,易遭伤灾。
10、食坐空亡、刑冲等,福份受影响。
11、年日柱互见空亡,有破败之兆。
12、食神条件好,宜销售、保险、外务、才艺、中间商等。
13、柱中有偏财,一生中会有意外之财,有暴富的机会,会从偏业中获得财富,如股票、证券、奖券、彩票、房地产等。
14、月支劫财,钱财难聚,好投机,财运欠佳,常为助人而损财受苦。有短暂性财运,但难持续。平日应勤俭谨慎,积少成多。柱中有食神,衣食无缺。柱中有偏官,易因偏业而受损。
六、功名事业及就业趋向:(心作良田百世耕有余,德为至宝一生用不尽)
1、八字有文昌等文上吉星,可获得较高学历或有较高学识及文化水平。
2、财官相辅,宜学习政治,法律或财政。
3、食伤生财,宜学习和从事商务、金融、财政、贸易、或技术性商业。
4、土为正官,个性温和,同时又是正直的人,在各方面表现都很方正和宽容,虽然适合多方面的工作,不过比较适合农林或土木制造方面的工作。
5、比肩或劫财为喜用,适合经营共同事业,公司,同时可添设分支机构。也可自己赤手空拳创一番事业。
6、命有劫财羊刃,食伤比官杀强,应尽量从事脑力工作,或专攻一门特殊的才艺或学习一门专业技术。
7、食神生财,利经营药品,饮食,饲料,饼干或饲养家禽家畜等。
8、有财星和驿马,做事容易得到收益,且适合做交通,运输,买卖,资讯方面的职业。
9、命带空亡与桃花,心灵手巧,可成为不错的艺人。
10、四柱偏财强于正财者,若经商,宜从事产品加工,批发推销等。
11、柱中水多马星旺,喜好五数玄学。
12、身弱见马,奔波劳碌之命。
13、七杀逢空,不宜公职,否则易失权位。
14、官杀落空亡,易失权位,不宜官场。
15、马逢帝旺,柱无伤害,加官进职。
16、身弱,官或杀坐财,因财或女人生灾。
17、印被克或柱中无印,自己奋斗成功。
18、正印坐华盖,学业有成,加以官透,此人可能是行政官员。
19、财官食,聪明秀气,辛勤劳动,衣食周全。
20、刑冲羊刃,读书挑剔。
21、杀藏官露,隐恶扬名,人生遇此,名震乡邦。
22、比劫之人适合自由职业,身体好,宜学武术,抗灾力强,抗击打力强。
工作中最有利的合作伙伴是:属蛇属猴属鸡之人.
综观李广一生,不能说是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他也多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而且李广曾有与卫青等人各领万骑,独任一面,受到武帝信重,充分展示将才的重大机会。可是李广却被打得大败,而且被生擒,只是凭一时之急智,才得逃回。“自马邑军后五岁之秋,汉使四将各万骑击胡关市下。将军卫青出上谷,至龙城,得胡首虏七百人。公孙贺出云中,无所得。公孙敖出代郡,为胡所败七千。李广出雁门,为胡所败,匈奴生得广,广道亡归。汉囚敖、广,敖、广赎为庶人。”(《汉书·匈奴传》)后来,“元朔六年(前123年),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卫青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可见李广的机会实在不少。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始于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共历时三、四十年之久,其中又可以取得漠北决战胜利为标志,在这一时期内,汉军曾对匈奴展开三次重大反击作战,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南下骚扰问题。这三次战略反击,分别是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李广自言“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可谓久经沙场之老将。而且李广亲历了汉匈战争中最为重要的三大战役,但实在是建功不多,值得称道的重大军事成就几乎没有。最后还因违反军纪,延误战机,而落得“引刀自刭”的悲惨结局。
《汉书·匈奴传》载:自马邑军后五岁之秋,汉使四将各万骑击胡关市下。将军卫青出上谷,至龙城,得胡首虏七百人。公孙贺出云中,无所得。公孙敖出代郡,为胡所败七千。李广出雁门,为胡所败,匈奴生得广,广道亡归。汉囚敖、广,敖、广赎为庶人。其冬,匈奴数千人盗边,渔阳尤甚。汉使将军韩安国屯渔阳备胡。其明年秋,匈奴二万骑入汉,杀辽西太守,略二千余人。又败渔阳太守军千余人,围将军安国。安国时千余骑亦且尽,会燕救之,至,匈奴乃去,又入雁门杀略千余人。于是汉使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雁门,李息出代郡,击胡,得首虏数千。其明年,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子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羊百余万。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而为固。汉亦弃上谷之斗辟县造阳地以予胡。是岁,元朔二年也。
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秋,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安国军,事见《史记·韩长孺列传》、《匈奴列传》及《汉书·武帝纪》,事在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秋,时韩安国驻守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之后,韩将军徙右北平死。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居顷之,石建卒,于是上召广代建为郎中令。”按,石建卒年,《万石君列传》不载。《汉书·百官公卿表》系“李广为郎中令”在元朔六年,则建卒年当在此年。可见,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时在元朔元年至元朔六年,即前128年至前123年的六年间,也即在汉匈河南、漠南之战时期内。
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骑兵进犯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等地。汉武帝实施反击,派遣年青将领卫青率大军进攻为匈奴所盘踞的河南地。卫青引兵北上,出云中,沿黄河西进,对占据河套及其以南地区的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所部进行突袭,全部收复了河南地。此役抽掉了匈奴进犯中原的跳板,解除了其对长安的威胁,并为汉军建立了一个战略进攻的基地。匈奴贵族不甘心失去河南这一战略要地,数次出兵袭扰朔方,企图夺回河南地区。汉武帝于是决定反击,发起了漠南之战,时在元朔五年(前124年)春。卫青率军出朔方,进入漠南,反击匈奴右贤王;李息等人出兵右北平(今内蒙古宁城西南),牵制单于、左贤王,策应卫青主力军的行动。卫青长途奔袭,突袭右贤王的王廷,打得其措手不及,狼狈北逃。此役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朔方要地,彻底消除了匈奴对京师长安的直接威胁,并将匈奴左右两部切断,以便分而制之。次年(前123年)二月和四月,新任大将军的卫青两度率骑兵出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前后歼灭匈奴军队一万多人,扩大了对匈奴作战的战果,迫使匈奴主力退却漠北一带,远离汉境。
司马迁叙写李广声威,“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实际上,司马迁的这种褒扬,完全是一种虚美之词。李广为右北平太守的几年,正当汉武帝发起的反击匈奴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即持续数年的河南、漠南之战。在这次战役中,李广自始至终不在主战场上。虽然此役之起,在于匈奴骑兵进犯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等地。但汉军大规模的反击一开始便以永久性地解除京畿地区的压力,保障京畿地区的安全,进而获得战略进攻的主动权这一战略目标为行动方针,故而汉军专力于靠近京畿地区的西线战场,而以部分兵力固守东线,牵制匈奴兵力。而且汉武帝时期汉匈战争之重心自始至终不在东线,而在西线。李广担任的是牵制匈奴军力,策应汉军主力作战的作用。匈奴亦不以东线为主要进攻方向。而匈奴失守河南地后,多次力图恢复,不断袭扰朔方等地。汉军亦拼力保护,企图长久获得战略进攻之要地。故而汉匈随后战争的主战场交织在太行山以西的西线之河南、漠南一带,“其后匈奴比岁入代郡、雁门、定襄、上郡、朔方,所杀略甚众。”(《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东线之右北平并非双方争夺的重点,双方于此发生的战役稀少,规模也不大。因此司马迁所谓“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云云,褒表李广之威赫,不过虚美之词耳。
“居顷之,石建卒,于是上召广代建为郎中令。元朔六年(前123年),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卫青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
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发起了汉匈战争中有名的河西之战。河西即现在甘肃的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它为内地至西域的通路,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时它仍在匈奴的控制之下,对汉朝的侧翼构成威胁。汉廷为了打通通西域的道路和巩固西部京畿地区,遂决定展开河西之役。为此,组织强大的骑兵部队,委派青年将领霍去病出征河西匈奴军。元狩二年(前121年)三月,霍去病率精骑万人出陇西,越乌鞘岭,进击河西走廊的匈奴。他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法,长驱直入,在短短的6天内连破匈奴五王国。接着翻越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大黄山)千余里,与匈奴军鏖战于皋兰山下,连战皆捷,歼敌近9000人,斩杀匈奴名王数人,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多人,凯旋而还。同年夏天,汉武帝为了彻底聚歼河西匈奴军,再次命令霍去病统军出击。为了防止东北方向的匈奴左贤王部乘机进攻,他又让张骞、李广等人率偏师出右北平,攻打左贤王,以策应霍去病主力的行动。霍去病率精骑数万出北地郡,绕道河西走廊之北,迂回纵深达1000多公里,远出敌后,由西北向东南出击,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大破匈奴各部,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黑河(今弱水上游)流域与河西匈奴主力展开决战,杀敌3万余人,取得决定性胜利。是役,霍去病共俘获匈奴名王5人及王母、王子、相国、将军等百余人,收降匈奴浑邪王部众4万,全部占领河西走廊地区。汉廷在那里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移民实边戍守生产。河西之战,给河西地区的匈奴军以歼灭性打击,使汉朝统治延伸到这一地区,打通了汉通西域的道路,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大规模反击匈奴提供了可能。
而《史记·李将军列传》载:
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汉军罢,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无赏。
在这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战果辉煌,而李广则仍然是损兵折将,功过相抵,未得奖赏。可见汉武帝给予了李广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可是李广偏偏不能有任何重大战功,屡战屡败。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换来的是接二连三的失利与耻辱。后人常常叹李广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果生不逢时耶?果怀才不遇耶?司马迁于汉匈战争中军功最著的卫、霍二人殊无真诚赞誉由衷敬佩之词,倒是私心以为卫、霍出于外戚,其功亦出于侥幸。卫、霍诚出外戚,然其功果侥幸耶?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领五万骑,步兵从者数十万,霍去病出代郡,卫青出定襄击匈奴。此役即汉匈战争中最为显赫最具有决定性的漠北之战。李广得罪于斯役。《史记·李将军列传》载:
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是岁,元狩四年也。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
人们常常叹息李广生不逢时、受人排挤压抑的坎坷遭迹,却几乎没谁真正了解这位将军来说实在是太多了的感伤和仰慕,这也算是一个习焉不察的历史误会吧。这个误会当然是司马迁造成的。司马迁忍耻苟活,发愤著述,一腔心思、满腹牢骚都贯穿书中。由于史家的素质和个人的遭际,他对刘汉王朝有许多不满和怨忿,故而《史记》中时时可见强烈个人色彩的撰述和评判。他同情失败的英雄,放逐的臣子,带悲剧色彩的人物。屈原、项羽、韩信、贾谊、李广等等,这些人的传记成为《史记》人物传记中最为出色的篇章,洋溢着一种深深的敬惋。相反,他对那些成功的了人物如汉高祖刘邦、卫青、霍去病却别有一种冷峻挑剔的目光,别有一种不以为然的讥刺。如对于汉匈战争中功勋最为卓著的卫霍就殊少由衷赞佩之词,而私心以为出于侥幸。相对感人至深的《李将军列传》而言,记录卫霍二人之《卫将军骠骑列传》就极显平庸,论者甚至有谓“不值一钱”的。传记的这种出彩与沉晦的鲜明对比,直接导源于作者司马迁的个人情感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zi.simcf.cc//8zsm/41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