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算命(李自成算命故事)

李自成遇一算卦先生,送了他两句谶语,结果

大顺军在北京一共经历了42天。也就是说李自成最多当了42天的皇帝。

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定都西安,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封功臣以五等爵。同时,更定政权机构,改内阁为天佑殿,设大学士平章军事;六政府添设尚书一人,侍郎一人;增置省级机构,设节度使。

同时东征明京师。二月初二(3月10日),在沙涡口造船三千,渡过黄河,攻下汾州(今汾阳)、阳城(今晋城市阳城县)、蒲州(今永济),隔日攻下怀庆(今河南焦作),杀卢江王载堙。初五日(3月13日)攻克太原,牛勇,王永魁等督兵五千人出战尽殁。

初八日以守将张雄作内应,炮轰破城,蔡懋德自缢死。在太原休整八天。十六日,克忻州(今山西忻州),官民迎降,代州(今属忻州)守关总兵周遇吉凭城固守,双方大战十余日,遇吉因兵少食尽,退守宁武关(今山西宁武境)。

周遇吉悉力拒守,最后火药用尽,开门力战而死,全身矢集如猬毛,夫人刘氏率妇女二十余人登屋而射,全被烧死。

三月初一日(4月7日)李自成克宁武关,前后死将士七万余人,伤亡惨重,《罪惟录》记“后贼陷京师,多有手足创者,皆经战宁武者也。”,李自成下令屠城。当晚,大同总兵姜瓖投降,宣府总兵王承胤降表亦到,又连下居庸关、昌平。

三月初八日,兵至阳和。十一日,大顺军开进宣府,“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以迎”。崇桢帝急调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入卫京城,并号召在京勋戚官僚捐助饷银。

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三月十五日(4月21日),农民军抵达居庸关,监军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不战而降,同时,刘芳亮率领南路军,东出固关后,真定太守邱茂华、游击谢素福出降,大学士李建泰在保定投降。三月十六日,李自成部过昌平,抵沙河。

十七日进高碑店、西直门,以大炮轰城,入午攻打平则门、彰义门、西直门。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监曹化淳率先打开外城西侧的广宁门,农民军由此进入今复兴门南郊一带。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帝秘密谈判。

据《小腆纪年附考》卷四载,李自成提出的条件为:“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双方谈判破裂。

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所部军,中午,李自成由太监王德化引导,从德胜门入,经承天门步入内殿。此时崇桢带着太监王承恩上煤山瞭望,又返回乾清宫,大臣皆己逃散,最后崇祯前往景山自缢,史称甲申之变。

李自成下令将崇祯“礼葬”,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后移入佛寺。二十七日,葬于田贵妃墓中。

扩展资料:

李自成入住紫禁城之后,封宫女窦美仪为妃。大顺军入北京之初,1644年全国形势兵不满二万,李自成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

京城秩序尚好,店铺营业如常。但从二十七日起,农民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规定助饷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刘宗敏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

城中恐怖气氛逐渐凝重,人心惶惶,“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过逼二三万,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牵魏藻德、方岳贡、丘瑜、陈演、李遇知等,勋戚冉兴让、张国纪、徐允桢、张世泽等八百人追赃助饷。”

谈迁《枣林杂俎》称死者有1600余人。李自成手下士卒抢掠,臣将骄奢,“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自成(大顺政权建立者)

李自成、张献忠分别以“大顺”为国号或年号,可能也含有“顺天应民”之意。《礼记·礼运》有云:“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孔子认为:“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不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从而亡。三者,百姓之象也。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行此三者,则忾乎天下矣。大王之道也如此,则国家顺矣。”(《论语.哀公问(礼)》)儒家所说的“大顺”是对天下大治的理想社会秩序的概括。不仅儒家推崇“大顺”,老、庄学派也倡言“大顺”,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在李自成和张献忠的部队中,有一些下层知识分子,他们对这些经典肯定有所了解,因此上述这些说法很可能就是“大顺”国号的来源之一。“大顺”国号的直接来源还有可能是出自民间流传的一则刘伯温(即刘基)作的谶语。刘伯温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他“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在朱元璋东征西讨、创建明朝的过程中,刘基屡屡出谋划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概由于他精通术数,足智多谋,因此在他去世不久,社会上就流传开一些关于他的神异故事。到明代中叶以后,刘伯温的大名几乎是家喻户晓,托名于他的预言也越来越多,并被文人学士收入笔记杂谈中。其中一则云:高庙(即明太祖朱元璋)尝命伯温卜历数之长短,伯温卜之曰:“遇顺则止。”高庙遂以书手空,良久曰:“三百单八亦足矣。”然此亦圣祖之谦德耳。盖其取天下于夷狄之手,名正言顺,虽汤武不能及。圣子神孙,享帝王莫大之业,虽与穹壤共敕可也。所谓“三百单八”,何足云乎!(邓士龙辑《国朝典故》卷62)后来“遇顺则止”的谶语,逐渐在社会上传播。在流传甚广的托名刘伯温所作的《烧饼歌》中,也有“遇顺则止”之语。据研究,《烧饼歌》虽然产生于晚清,但其内容多取材于明清野史所传载的刘伯温谶言故事,“遇顺则止”被收录其中,正说明这一谶语的流传之广。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领袖,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都不免会有帝王思想和迷信观念。他们大多都迎合或制造一些谶语,以表示天命眷顾,从而增强自己行动的合法性。据记载,宋献策曾上谶记曰“十八子主神器”,“自成大悦”(吴伟业《绥寇纪略》卷9)。以算命占卦为业的宋献策对刘伯温轶事一定会很感兴趣,恐怕不会不知道“遇顺则止”的谶语。李自成对军师宋献策极为器重,建立国号这样的大事,必然要征求宋献策的意见。“大顺”国号的提出很可能是宋献策等人的建议,以暗应谶语,表示李自成是大明王朝的终结者。而张献忠以“大顺”为年号,也有可能是为了暗应“遇顺则止”的谶语。

算命先生也能当宰相 此人曾助李自成夺取天下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zi.simcf.cc//8zsm/35528.html

相关推荐

  • 李自成 算命

    李自成、张献忠分别以“大顺”为国号或年号,可能也含有“顺天应民”之意。《礼记礼运》有云:“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

    编辑:AI生成
    时间:2024-09-17
  • 李自成算命(李自成算命故事)

    大顺军在北京一共经历了42天。也就是说李自成最多当了42天的皇帝。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定都西安,建国号“大顺”,改元......

    编辑:网络
    时间:202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