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算命方法
1:以日支和年支是中心对应各支。
2:以年支和日支对应流年。
3:以支论,不以干。透干者力强,反的力弱。
4:查看大运:合大运者力强,逆大运者力弱。
5:年支,日支,流年支,大运支,力者倍力。
瞎子算命口诀上
子寅风流客,道与他各人,勤马途中劳,终身求安宁。
子卯离祖上,福禄享一生,人直性格爽,自来好是人。
子辰华盖命,金科有功名,学业自上进,俸禄职在身。
子巳病在身,吉运在龙门,婚合人也合,更需防重婚。
子午在正冲,牢灾多有凶,有财不住财,是人不讨功;
是非口舌显,小人在这种中,终身求平安,不在红尘中。
子卯又相刑,性暴要多忍,轻者在是非,重者牢灾生;
子卯在反冲,性高在寒中,亲人六不合,夫妻矛盾重。
子巳衣食平,一生忙中行,灾复小人多,婚事多不顺;
前途功不见,仕途难是人,劝君没是气,忙中求开心。
子酉福照命,贵人显功名,夫美妻和贤,自有盈余金。
子申性情高,人灵心更巧,合财在本命,财库防小人;
衣食自周全,人合家也顺,妻贤夫更美,终身无灾生。
子戌口舌占,出门多艰难,求财迁勾角,求名功不见,
婚姻吉来顺,合财在家庭,六畜想旺顺,少犯白虎财。
子亥多灾难,时运机不转,自立坚强好,免讨别人难。
子丑时远顺,求功自有名,婚顺人和合,安然享一生。
子巳防重婚,婚后防疾病,成婚三年好,过后矛盾生;
婚姻防纠纷,有助也难成,离合自有路,何苦烦恼深。
丑酉不相逢,相逢有灾生,奇祸灾病显,石连病床中;
见财有破败,交友遇贼公,生儿也不肖,父子相客冲。
丑亥事难成,求功难留名,破败多无常,骨肉不留情;
往返多奔波,是事贼人多,进退皆不利,少泪求快名。

瞎子算命口诀下
丑卯早代孝,破空祖业少,另丁单在身,子便有破败;
父母代双冲,大耗犯成空,人才有八斗,命在半升中,
丑巳白虎财,偏财自会来,人心在天高,金库防劫财;
口舌有事端,灾祸又重来,诉讼免牢狱,家固防婚败。
巳亥指背重,白虎在命中,劫财时来犯,灾多有牢凶,
子午坐正印,功名见喜信,俸禄早来至,一生多红运;
职逢山路险,是人逗口舌,位在劲风中,息事灾祸免。
寅辰不逢时,命中少良机,除俸又减薪,削官又剥职;
单身只形影,身心防有损,福星在高照,方才事业稳。
戌辰财库冲,岁破大耗空,牢灾风波显,他乡吊客中。
申未坐正印,太阳星照命,驿马在时运,出门才顺心,
求财远方贵,闻丧喜临门,谋事必成就,更需防小人。
算命在中国是一门非常古老的行业了,从玄学的解释上来说,算命是以《易经》为根基,以阴阳五行体系为理论依据的学问。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或身边的亲朋好友去算命的时候,毫不相识的算命先生却总是能算出我们心里在想什么,算命为什么这么准?难道是算命先生真有什么特异功能吗?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见到的那些以“半仙”自居的算命先生,基本都可以断定他们是骗子。那么,这些算命先生到底是如何算出我们心中想法的呢?
首先要说明的是,《易经》与阴阳五行确实是一门非常玄妙的学问。那些跑江湖的算命先生虽然是以骗为生,但也要多少学点《易经》与阴阳五行,这叫打底子,建立理论基础。万一遇到说不准的时候,还可以拿出一大套深奥的理论基础,让对方摸不着头脑。
算命与其说是靠算,不如说是一门骗术心理学。当有人找算命先生算命的时候,算命先生一般会尽量少说话,一心倾听对方的讲述。对方讲得越多,透露的信息也就越多。算命先生瞅准时机,一语击中要害,对方认为自己还没说出的事情竟然能被算命先生说中,自然就佩服的五体投地了。其实,这些都是算命先生根据对方前面谈话的内容,做出的推测。
比如父母来给子女算命,基本都是问子女是否会有出息。而一般能有这方面疑惑的,大体上就可以判断出子女现在的情况并不是太理想。再比如子女给父母算命,就可以断定出对方父母身体情况不好。因为子女对父母的关心,除了健康外,基本就没有别的事情了。而且父母身体健康的时候,哪有子女会想到去给父母算命?所以算命先生按这个路子断,肯定不会出错。
有些时候,算命先生会给出一些模棱两可的时间判断,比如告诉对方这两年不太顺利。这话基本上不会出错,因为人生在世总是顺境时间少,逆境时间多。万一真有谁这两年都挺顺的,算命先生也可以推说“这两年”也包括今年,今年还没过完,谁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呢?
此外,算命先生经常会给出一些模糊的信息,让对方去自我求证。比如他问:“你家门口是否有棵树?”如果有,你就会认为他果然能掐会算;如果没有,他会一本正经地说:“哦,没有最好。”所以不管你家门口有没有树,算命先生永远是对的。
算命即命运预测。
基础知识:
什么是预测?对于一位怀孕刚满100天的女士,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我们断言,大约180天后,一个小生命就会诞生;对于一位刚买了去美国(USA)洛杉矶(Los Angeles)机票的先生,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我们断言,大约几天后,这位朋友将到达美国洛杉矶。这些就是极其简单而又直观的预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能用到预测吗?确切地说,所有脊椎动物都无时无刻不在运用着预测。当你欲出门却看到乌云密布的时候,你会带上一把伞;当你看到一辆汽车从远处急速驶来的时候,你会立刻躲开;当大地震将要来临的时候,家禽家蓄不愿进圈。
任何一门学科或学说,其理论体系的建立是需要一些公设的,不是凭空建立的。譬如,数学中的基本定律1+1=2,这就不需要证明,也不可能证明出来,因为证明一个命题是需要条件的,想证明1+1=2,就必须有比1+1=2更基本的定理作为条件,那么这些条件从何而来呢?这些条件的条件又从何而来呢?无穷无尽,找不到极点。再如,牛顿经典力学的归根——万有引力定律,也不需要证明,至少现在还没有证明出来,而仅仅是从现象上发现了它的存在,但这个定律却是经典力学赖以生存的基础。又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建立在光速不变的基础上的,那么光速不变就无须证明。学科赖以生存的公设不必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而只要在一定范围内能适用,这个学科就有存在的意义。例如,物质不灭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曾经一度被公认的理论,当爱因斯坦提出质能转换概念,并给出公式E=mc²后,只能适用于有限范围了。毫不例外,预测也是建立在若干个公设之上的,这些公设也有其适用范围。
任何一门学科或学说,其存在的价值是其能够给人类带来益处。譬如,《物理》,它使我们明白了物质的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从而指导我们用更省功的方式作用于物体。再如,《化学》,它使我们明白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反应原理,从而指导我们用更节能的方式合成所需要的物质。又如,《生物》,它使我们明白了人类在食物链中的位置,人类的生存机理,人类的进化过程,从而指导我们用更和谐的方式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以及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绝无例外,预测的价值是帮助我们探索过去,并指导我们的未来,使我们趋吉避凶。
证明全程如下
定义一:五行与阴阳:
五行是五种可以表示所有可视和不可视事物的符号,一般用木、火、土、金、水这五个汉字表示;阴阳是两种可以表示所有可视和不可视事物中对立统一的两个面的符号,例如白天和黑夜,正电荷和负电荷,物质和反物质。
注①:本书为书写方便,很多地方会用A、B、C、D、E分别代表木、火、土、金、水。
定义二:五行部分基本特性:
定义三:生与克:
注②:本书为将来方便,很多地方会用符号“{”、“→”分别代表生、克,并相应地用符号“}”和“←”代表被生和被克。例如,A}B=B{A,表示A被B生,A受生,B主生。
公设一:所有可视和不可视事物随时空变化都在有规则地发生变化,且所有可视和不可视事物都可分为对立统一的两个面。
公设二:五行之间存在克的关系;在无穷范围内,阴阳平衡,五行平等。
公设三:所有可视和不可视事物都向着能够最大程度减弱环境制约的方向发展。
附:高中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原理和高中化学勒沙特列原理皆是这个公设的特例。
定理一: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证明:【调用定义一】得,所有可视和不可视事物都可以用五行代表。
【调用公设一】得,所有可视和不可视事物随着时空变化都在发生变化,即随着时空变化,五行在变化。
【调用定义二之时空位置】得,在一段时间或空间内,五行先后顺序为:木在首位,火在二位,土在中位,金在四位,水在末位。即随着时空变化,木变成火,火变成土,土变成金,金变成水,水变成木。在时空不变的情况下,木有变成火的趋势,火有变成土的趋势,土有变成金的趋势,金有变成水的趋势,水有变成木的趋势。
【调用定义三之生】得,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附定理一:A{B,B{C,C{D,D{E,E{A。
证明:【调用定理一】得,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调用注①】得,A生B,B生C,C生D,D生E,E生A。
【调用注②】得,A{B,B{C,C{D,D{E,E{A。
推论一:A}E,E}D,D}C,C}B,B}A。
证明:【调用附定理一】得,A{B,B{C,C{D,D{E,E{A。
【调用注②】得,A}E,E}D,D}C,C}B,B}A。
定理二: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证明:【调用定义二之时空位置】得,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一个顺次的循环,循环顺序为:木-火-土-金-水-木……
【调用公设二】得,五行平等。故只须木克土成立,则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依次成立。
【调用公设二】得,五行之间存在克的关系。故木克木、木克火、木克土、木克金、木克水这五种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是成立的。
现分①②③④⑤进行讨论:①假设木克木是存在的。由于五行是平等的,故同理,火克火、土克土、金克金、水克水都是存在的。五行的自我克制将使自身减弱,直至消亡,即五行木、火、土、金、水消亡。
【调用定义一】得,五行可以表示所有可视和不可视的事物。故所有可视和不可视的事物消亡。这是不可能的,故该假设不成立,即木克木不存在。
②假设木克火是存在的。
【调用定义三之克】得,木能够制约、管束或消除火。
【调用定理一】得,木生火。即木能够助益、产生或变成火。这与上述结论矛盾,故该假设不成立,即木克火不存在。
③假设木克土是存在的。由于五行是平等的,故同理,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也都是存在的。这时,金制约木。
【调用定理一】得,木生火,土生金,金生水。木克土,则金不得生,故木的存在能减弱金对木的制约;木克土,则土被制服,而土克水,故木的存在有利于水,使水变旺,金生水,水旺则金发泄太多,不利于金,故这种情况也是木的存在能减弱金对木的制约;木生火,则有利于火,而火克金,故这种情况,仍是木的存在能减弱金对木的制约。总之,从木出发的一切生克关系皆能够减弱金对木的制约。
【调用公设三】得,木的存在将最大程度减弱金对木的制约。故该假设符合公设,成立。我们发现,木的存在不仅能够减弱金对木的克制,同时,木的存在能制服土,由于水受制于土,故木的主生者(水)受益,这从另一个角度助益了木自身。
④假设木克金是存在的。由于五行是平等的,故同理,金克火、火克水、水克土、土克木也都是存在的。这时,土制约木。
【调用定理一】得,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木生火,而火克水,故木间接制约水,水衰,由于土受制于水,故土有利;木生火,而火再生土,也有利于土;木生火,有利于火,而金克火,金克火的同时自身也有消耗,故不利于金,由于金受生于土,故金弱使土的力量无处发泄,仍有利于土。总之,从木出发的一切生克关系皆有利于土。
【调用公设三】得,木的存在将最大程度减弱土。故该假设不成立,即木克金不存在。
⑤假设木克水是存在的。由于五行是平等的,故同理,水克金、金克土、土克火、火克木也都是存在的。这时,火制约木。
【调用定理一】得,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木生火,故木的存在有利于火;木克水,故木的存在不利于水,而金受制于水,故木的存在有利于金,土受制于金,故木的存在不利于土,火受制于土,故木的存在有利于火;木克水,水变弱,而金生水,水弱则金的力量无处发泄,故木的存在有利于金,土生金,金旺使土发泄太多,不利于土,土弱则火无处发泄,仍有利于火。总之,从木出发的一切生克关系皆有利于火。
【调用公设三】得,木的存在将最大程度减弱火。故该假设不成立,即木克水不存在。
综上所述,假设③唯一成立,且唯一巧妙、精确地符合[公设三]。
故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附:公设三其实应当多补充一句,事物的变化发展不可能完全消除制约。
附定理二:A→C,C→E,E→B,B→D,D→A。
证明:【调用定理二】得,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调用注①】得,A克C,C克E,E克B,B克D,D克A。
【调用注②】得,A→C,C→E,E→B,B→D,D→A。
推论二:A←D,D←B,B←E,E←C,C←A。
证明:【调用附定理二】得,A→C,C→E,E→B,B→D,D→A。
【调用注②】得,A←D,D←B,B←E,E←C,C←A。
附:“{”读“生”,“→”读“克”,“}”读“被生于”,“←”读“被克于”。例如,A}B读作A受(被)生于B,A←B读作A受(被)克于B。
定理三:五行中的任意一行皆可分为阴阳两部分。
证明:【调用定义一】得,五行可以表示所有可视和不可视事物。
【调用公设一】得,所有可视和不可视事物都可分为对立统一的两个面。故五行中的任意一行皆可分为对立统一的两个面。
【调用定义一】得,阴阳是用以表示对立统一的两个面的符号。故五行中的任意一行皆可分为阴阳两部分。即木、火、土、金、水可细分为阳木、阴木、阳火、阴火、阳土、阴土、阳金、阴金、阳水、阴水。本书将以甲(α)、乙(β)、丙(γ)、丁(δ)、戊(ε)、己(η)、庚(θ)、辛(λ)、壬(μ)、癸(ξ)这些汉字符号分别表示阳木、阴木、阳火、阴火、阳土、阴土、阳金、阴金、阳水、阴水,并称其为天干。对于阴阳属性相同的事物或五行,本书简称同性;对于阴阳属性不同的事物或五行,本书简称异性。
定理四:同性克力大于异性。
证明:【调用定理二】得,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下图,木克土。可以证得,不仅OA段之木克BC段之土,且OA段之木对BC段之土的克力最大。假设OA段之木克BC段之土,但克力并非最大,则存在不同于O、A的两点P、Q,满足OP=AQ且OA=PQ,使PQ段之木对BC段之土的克力最大。由于PA<OA且有共同端点A,故OA段所含之木大于PA段所含之木,即OA与BC的克力大于PA于BC的克力;再由图可知,OA段属木旺的范围,AB段属火旺的范围,所以AQ段之火对BC段之土有生力,故PA与BC的克力大于PQ与BC的克力。综上可知,OA与BC的克力比PQ与BC的克力更大,即PQ与BC的克力不可能最大,所以假设不成立。证得,OA段之木不仅克BC段之土,而且克力最大。
【调用公设一】得,所有可视和不可视事物,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知道,变化是事物的本质,但五行是我们为了了解事物而下的定义,即生克本存在于事物,不拘泥于五行。在上图中,OA段克BC段的这一作用力可分别集中于两点X(在OA上,但未标出)、Y(在BC上,但未标出),使得X对Y的克力最大。
【调用公设二】得,五行平等。故OX=BY。若由X、Y两点分别向左右延伸或缩短,使它们向左、右延伸或缩短的距离分别相等,则可证明由点X延伸或缩短成的一段L(未标出),与由点Y延伸或缩短成的一段L′克力也满足最大。图中,U表示五行量,k表示空间,t表示时间,曲线表示五行木的含量随时空变化的关系(该曲线未必准确,但不影响证明过程)。以A、B、C、D、E分别表示木、火、土、金、水,则U(木)即为U(A)。若U(A)=f(k)或U(A)=f(t),则U(B)=f(k-T/5)=f(k-5/5)=f(k-1)或U(B)=f(t-1),…,U(E)=f(k-4T/5)=f(k-4)或U(E)=f(t-4)。任一点的五行总量U=U(A)+U(B)+…+U(E)。由于事物不能凭空消失,故五行在转化中是不能凭空消失的,那么U即是恒定的,相距同等距离的两点克力是相当的,故L和与之对应的L′克力亦最大。
【调用公设二】得,阴阳平衡,五行相等。由于阳木和阳土分别对应着木和土中阳性的位段,可知阳木和阳土占据的横坐标长度相等,即阳木的右端离O点的距离M和阳土的右端B点的距离N是相等的。由于OA=BY,故阳木和阳土可由X、Y向左、右延伸或缩短相等的距离得到。至此,我们知道,阳木和阳土即是X、Y变换固定距离得到的L和L′,故阳木和阳土之间满足克力最大,同理,任何同性之间的克力满足最大。故证得,同性克力大于异性。
定理五:同性生力大于异性。
证明:【调用定理四】得,同性克力大于异性。针对甲,我们知道,对其有克力的是庚和辛,而庚与甲为同性,故庚对甲的克力大于辛对甲的克力,且庚对甲的克力大于任意一个天干对甲的克力。同理,丙对庚的克力大于任意一个天干对庚的克力。
【调用公设三】得,所有可视和不可视事物都向着能够最大程度减弱环境制约的方向发展。由此,我们知道,甲对丙、丁的生助作用将能够最大程度减弱庚对甲的强力克制。由于丙对庚的克力最大,故甲必然能够最大程度生助丙,而不是生助丁。我们将以下三种情况进行比较:①甲对丙、丁的生力相等;②甲对丙的生力小于甲对丁的生力;③甲对丙的生力大于甲对丁的生力。惟有③能够符合[公设三]。即证得,甲对丙的生力大于甲对丁的生力。依次类推,我们可以证得,所以同性天干的生力大于异性且最大。故证得,同性生力大于异性。
定理六:未来是确定的。
证明:【调用公设一】得,所有可视和不可视事物随时空变化都在有规则地发生变化。由此,我们知道,对于给定的事物,存在给定的规则,使其发生变化。设某事物现状为S0,则存在规则F,使事物S0发生变化,并最终变成S1。也就是说,若给定事物的所有初始条件,则事物以后的变化情况是确定的,最终结果也是确定的。综上所述,未来是确定的。
附:定理六是一个在现代科学界有争议的定理。根据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理论和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的论述,我们知道,对于宇宙间任何给定的事物,存在确定的规则(定理、定律等),使事物的将来变的确定。1757年哈雷彗星在预定的时间回归,1846年海王星在预言的方位被发现,都证明了事物至少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未来是确定的。很多人强烈抵制这种理论,原因是他们认为这种理论将可能干涉他们的自由。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混沌”和“不确定原理”,用以反驳未来确定论。对于受力和位置或速度不成线性关系的物体,它们的运动方式是杂乱的,这个理论称为“混沌”。对于微观粒子,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得其位置和动量,这个理论称为“不确定原理”。然而,仔细研究“混沌”和“不确定原理”的实验后,我们会发现,这两个实验所使用的定律和装备仅仅停留在现有水平上,也就是说现有的定律和设备无法描述物体的未来状态,但不能证明将来的定律和设备无法描述该实验中物体的未来状态,因为科学是在进步的。我们发现“混沌”实验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框架振动频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做多次实验,如果初始条件略有不同,振子的振动情况将会发生很明显的不同”,这就是说,在多次实验中,如果初始条件完全相同,将得到相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对于初始条件完全相同的物体,最终状态唯一确定,即对于初始条件确定的物体,其运动规则和其最终状态是确定的,该实验仅仅证明了实验中的振子对初始条件具有敏感性。我们发现“不确定原理”实验是用光子测量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的,若要精确测量粒子的位置,则要求光子的波长尽量短,由c=λυ知,减小波长将导致频率增大,再由E=hυ知,频率增大将导致能量增大,这样一来,光子撞击粒子将引起粒子动量较大改变,从而导致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出,可见这是现有实验设备和定律的局限性造成的,另外,“不确定原理”给出了不确定关系式(不等式),这更说明了粒子并非毫无规则,至少该实验发现粒子遵守不确定关系式,并且大量粒子在宏观上遵循正态分布规则,因此在宏观上,粒子的行为有规则可寻。规则是预测的基础,有规则才能预测,无规则当不能预测。综合上述论断,我们知道,未来是确定的。
定理七:未来不可能被完全预测。
证明:【用反证法】假设未来可以被完全预测,也就是说未来的一切都可以精确地预测,则人类可以精确预测以后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且不能改变(未来确定),但我们知道人类具有自主性,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做某事,以及怎样做某事,这与完全预测相互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未来不可能被完全预测。
定理八:未来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
证明:【调用定理七】得,未来不可能被完全预测。这个命题分为两部分:①未来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②未来丝毫不能预测。由于命题“未来不可能被完全预测”是真命题,所以①、②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若要证明定理八是正确的,只须证明命题②是错误的。假设命题②正确,即未来丝毫不能预测,我们可以推知以下情况。天气预报不复存在,因为天气丝毫不能预测;乒乓球运动员丝毫不会再提高水平,因为球的落点丝毫不能预测;人们再也不敢穿越马路,因为汽车的行驶方向和速度丝毫不能预测。我们知道,这些都是与事实相违背的,故命题②不正确,未来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
附:为什么未来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却又不能完全预测呢?这与预测所需要的前提是密切相关的。预测有两个前提:⑴事物的初始条件;⑵事物的变化规则。只有这两个前提完全地、精确地被探知,未来才能被完全预测。但这两个前提是不可能完全地、精确地被探知的,故我们只能从部分程度上预测未来。这就是说,虽然未来是确定的,但人类不能完全精确地预测出这个未来。举个例子,你现在正在看定理八的附言,这件事是在你看定理八的时候就确定好会发生的,但是在你看定理八的时候却不能预测定理八附言的精确内容。再举个例子,我们可以预测到一年后人类的科学技术将会更发达,但却不能预测1亿年后人类的生存情况,原因是存在太多的未知规则和未知初始条件,使得我们的预测能力有限。人能够自主的行为即是不能预测的那部分未来。
猜想:存在一种感应场,使得任何事物的命运轨迹(包括过去和将来)都能在其他事物(包括自身)上得到感应,这种感应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此猜想的根据:一九八二年,巴黎大学由物理学家Alain Aspect所领导的一个研究组织,进行了一项也许会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实验。Aspect和他的小组发现,在特定的情况下,次原子的粒子们,例如电子,同时向相反方向发射后,在运动时能够彼此互通信息。不管彼此之间的距离多么遥远,不管它们是相隔十尺或十万万里远,它们似乎总是知道相对一方的运动方式,在一方被影响而改变方向时,双方会同时改变方向。这个现象的问题是,它违反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因为没有任何通讯能够超过光速。
附:通过对周易预测、四柱预测、姓名预测的反复思考,我觉得这是一个唯一能行得通的猜想。
猜想推论:由于猜想中的感应场尚未确实被发现,所以我们只能通过现象来考察它的存在性。大量预测现象证明周易预测、四柱预测、姓名预测都是这种感应场的“解读器”。对于这“大量预测现象”,本书将从姓名预测角度做以阐述,若有读者对周易预测或四柱预测感兴趣,可以参考本书作者与此相关的著作。
附:本书下面会将八字、姓名、面相等一类可以预测命运的工具称为“命运解读器”,并将“预测精准度”称为“可读性”。“预测精准度”越高,“可读性”越强。
定律一:同息感应定律:任何事物的命运轨迹,在其他事物上感应的结果是相同的,但有强弱之分,直接联系的感应强,间接或远隔的感应弱。
附:譬如,从某人A的八字测出此人在2018年有死亡之忧,那么,从他父母的八字也能得出A在2018年有死亡之忧,不仅如此,从A的姓名、面相甚至一切“命运解读器”中都可获得相同的信息。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zi.simcf.cc//8zsm/21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