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子丑寅卯(子丑寅卯怎么看)

Z 子丑寅卯,手抄本,清代算命看日子掐时辰的书附三张手绘的符

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一: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二: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三: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那么具体日子的确定也有自己的计算法方式

天干序数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

地支序数按:1(寅),2(卯),3(辰),4(巳),5(午),6(未),7(申),8(酉),9(戌),10(亥),11(子),12(丑)

年干支推算:

①年干公式:年干=年份个位数- 3(适用于任何西元年,个位数小于3,借10)

②年支公式:年支=(年份+7)÷12余数(整除余0,即余12=丑)

③年支简化:

(西元年末二位数-1)-12*N=年支(适用于20世纪,即1900—1999年)

(西元年末二位数+3)-12*N=年支(适用于21世纪,即2000—2099年)

月干支推算:

①月干公式:月干=年干x2+月支(和超过10,直接取个位数)

日干支推算:

干支纪日,民间往往采取元旦干支推算法,进而推定阳历某天干支,由于闰年都是在申子辰年,366天,平年都是365天,天数固定,每月天数也都固定,因此只要知道元旦的干支,就能推算出该年各天干支,距离元旦多少天,减去60倍天数,就能推算出某日干支。

扩展资料: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给一天内的气象配了代表词。如早晨因太阳出来而植物启动了生长,所以这时辰别名为“木”。

到了中午太阳最旺盛,空气中、土地里灼热,所以时辰别名为“火、金”和“火、土”。下午5-7点最干燥,果实糖份最充足,这时辰别名为“金”。到了深夜12点,环境一切冷静,这时辰别名为“水”。

北京时间,准确地说是指在东经120度所在地区的当地时间,由于北京大约在东经117度左右,故此北京时间12:12才是标准的北京当地时间的12点正。

而或东或西的不同地区就要根据当地所在区域内的东经度数推算。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360度),需24小时,每4分钟1度(1度距离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原则)。其他地区,依此推算即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包双龙老师这里给你们讲,十天干,十二地支,这二十二个字,就是按顺序死记挨背,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念几遍就会记了。那么对于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因为在算命中经常用到,一下子难以理解,就可以按以下的顺口溜进行背诵吧。

天干背诵顺口溜

甲木为雷为大树,栋梁电杆与高楼。

神位公门及首领,高贵宽仁与磊落。

乙木为风为花草,庄稼花园及栏杆。

毛笔织物和手作,儒雅柔情与仁慈。

丙火太阳为影视,权力名气与电器。

书画演说和装饰,正面多言与激情。

丁火星星为报纸,医道玄学及宗教。

色彩名誉和网络,文雅神秘带智慧。

戊土为霞为山丘,仓库公门建筑物。

古董涂料收藏品,忠厚老成慢性子。

己土为云为平原,墓地房屋农牧业。

粉尘建材和果实,含蓄谨慎心多疑。

庚金为霜为矿物,五金制造军警杀。

车路医院金融业,刚强威武与暴躁。

辛金为月为珠宝,法律医药精加工。

晶体乐器钱币笔,柔润灵动好面子。

壬水云海为江河,运输贸易水产业。

浴业石油与水彩,智谋好动韧性强。

癸水雨露为泉水,霜雪结晶滴眼泪。

玄学文墨在后面,谋略机敏很温柔。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十二地支的顺序蕴含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子”(zǐ)就是“孽”,表示万物繁茂的意思;“丑”(chǒu)就是“纽”,是用绳子捆住的意思;

“寅”(yín)就是“演”,指万物开始生长的意思;“卯”(mǎo)就是“茂”,指万物茂盛的意思;

“辰”(chén)就是“震”,指万物震动生长的意思;“巳”(sì)就是“已”,指万物已成的意思;

“午”(wǔ)就是“仵”,指万物已过极盛之时,又是阴阳相交的时候;

“未”(wèi)就是“味”,是万物已成有滋味;“申”(shēn)就是“身”,是万物初具形体的意思;

“酉”(yǒu)就是“鲍”,指万物十分成熟的意思;“戌”(xū)就是“灭”,指万物消灭归土;

“亥”(hài)就是“核”,指万物成种子的意思。

扩展资料:

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

1、子:像孩子在襁褓之中。子的本义为:幼小的、卵。古代指儿女。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正是夜深人静的午夜时分,正是今明两天的临界,也可以说「明天」这个「产儿」就要诞生,或者已在襁褓之中。子时,是孕含着什么孵化着什么的时刻。

2、丑:「扭」的本字,像手指抓住一物而扭动。扭,也作转动讲。子时过后,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夜正深,但「第二天」已经开始了。无形之中,似乎有一只大手在转动天体--夜幕即将被转过去,白天即将被扭过来。

3、寅:像双手捧矢,即「引」的古字。引,可释为牵引、引导、引起、离开。黎明前的三点至五点为寅时,正是黑夜即将离开,熹微即被牵引而来的时刻。

4、卯:有说为冒,像开门之形,又有之体,又说像断物形,为刘的本字。黎明时分的五点至七点为卯时,天亮了,太阳冒出来了,人家的门该打开了。卯时,黑、白不再混淆,而是断然分开的。

5、辰:像贝壳形,以为它有托出云气之意。夏日的早晨,七点至九点,大雾茫茫。

6、巳:像胎儿形突出头部和蜷曲的身体;又说为蛇的象形。上午九点到十一点,雾气消失,正是暖融融的时刻,蛇从洞穴中爬出来了。

7、午:像木杵之形,「杵」的本字;又说为「牾」,抵牾为矛盾。将一木杵立在日光下,木杵没有影子,因为日光是从头顶之上照射下来的。古代中国人民依形造字,又依形取义,以形、义命物。由此,日中的时候,即十一点至十三点为午时。

8、未:像树木枝叶重叠,物长成后才有滋味。「味」的本字。午后十三点至十五点未时,示意只有经过阳光的强烈照射,树木才会枝繁叶茂、果子才能成熟。成熟的果子,才会有滋有味。

9、申:像闪电形,又说为「神」。十五点至十七点,风雨带着闪电和雷鸣来了。古代中国人民不知闪电和雷鸣为何物,以为神在天上为之。

10、酉:像装酒的坛子,「酒」的本字。十七点至十九点,傍晚时分,劳作了一天,此时正是吃饭的时候,就简称「酒时」吧。

11、戌:指人持戈(武器)守护。十九点至二十一点,酒足饭饱以后,一家老小该入睡了。但是不能大意,还要预防外敌或野兽的侵害,所以要手持武器进行护卫。

12、亥:像猪,「豕」字的变体。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主人被猪拱槽的声音搅醒了,要想猪肥,就得夜半起身给它添食。此外,草根与植物的块茎有关,那是猪的饲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二时辰

Z 子丑寅卯,手抄本,清代算命看日子掐时辰的书附三张手绘的符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zi.simcf.cc//8zsm/20426.html

相关推荐